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麗人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名。唐杜甫所作。七言樂府。以內斂的諷刺手法,描述唐朝楊國忠兄妹的奢淫與得勢,隱微地透露出無奈的慨嘆。
義無所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不容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不容辭」的意思就是說道義上不容許推辭。這句成語常用在對需要自己出力協助的事情,因道義責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況。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碑文中有「夫顯微闡幽,義不容辭」兩句,意思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
坐不垂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坐近堂邊,恐檐瓦墮而受傷。形容謹慎保身。《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絫千金,坐不垂堂。』」
比顯興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興兩種創作技巧的特點一是顯、一是隱。比出於作者內心的激憤,故用明喻以表達;興用微妙的事物寄托情感,婉轉而隱微。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毛公述傳,獨標興體,豈不以風通而賦同,比顯而興隱哉?」
義不得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不容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義不容辭」的意思就是說道義上不容許推辭。這句成語常用在對需要自己出力協助的事情,因道義責任,不容自己推卸的情況。比較早的文獻資料,見於唐代岑文本所撰的〈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碑文中有「夫顯微闡幽,義不容辭」兩句,意思是說彰顯隱微的功德,是作者在道義上不容推卸的事。在《三國演義》第五八回中提到曹操集結三十萬大軍南下報赤壁之仇,孫權召請諸將來商議對策,其中張昭建議派魯肅前去荊州找劉備合作,因為「子敬有恩於玄德,其言必從;且玄德既為東吳之婿,亦義不容辭」。原來劉備當時和東吳的許多事,多虧魯肅(子敬)從中穿梭幫忙,加上因為周瑜弄巧成拙,讓...
奧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奧隱微之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探幽索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求幽深隱微的道理。參見「探賾索隱」條。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四.王屋真人口授陰丹祕訣靈篇》:「夫婦之顏,俱若冰雪,探幽索隱,每亦相隨。」
探賾索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深奧隱微的義理。參見「探賾索隱」條。《三國志.卷四二.蜀書.郤正傳》:「是以達人研道,探賾索微,觀天運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微諷諫的文辭。《文選.班固.典引》:「微文刺譏,貶損當世,非誼士也。」明.邵璨《香囊記》第三齣:「春秋以褒貶為義,屬詞比事,微文隱義。」
辭微旨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措辭隱微而含意深遠。《梁書.卷四○.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辭微旨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