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7.01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田登為州官時,為避其名諱,而命全州百姓稱燈為火,違者要受鞭笞。元宵節放燈,則貼出布告說:「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典出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後比喻在上者可為非作歹,在下者卻受到種種的限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這個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向來如此的。你看太親翁那麼一把年紀,有了五個姨娘還不夠,前一回還討個六姨。姊夫要討一個,就是那許多說話。」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宋.劉宰〈鴉去鵲來篇〉詩(據《宋詩鈔.漫塘詩鈔》引)昨日鴉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殘稅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千錢代輸猶可出,今日方輸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聞,遺體鞭笞同木石。日日鴉鳴期會到,血洒公庭深不掃。遂令著處聽鴉鳴,魂飛魄散心如擣1>。和氣致祥垂致異,已甘旱魃來為祟。忽驚鴉散鵲交飛,高枝報喜仍低枝。萬口歡呼聲動地,府今盡放三年稅。 〔注解〕 (1) 擣:搥擊。(二) ※《西遊記.第四一回》這大聖一身煙火,炮燥難禁,徑投於澗水內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他更藉著救援蔡國的名義,出兵攻打楚國,並在佔領楚國郢都之後,命令士兵挖出平王的屍骨鞭笞,報了父兄被殺之仇。在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中,描寫伍子胥逃亡時,平王的追兵在後緊追不捨,他躲躲藏藏,心中十分驚懼,一旦被平王抓到,肯定會難逃一死,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不對勁的動靜,他就會立刻藏身起來,等到確定沒有追兵後才繼續逃亡。後來「風吹草動」這句成語也多用在於驚懼的狀況中。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學習。 司法上對成人的體罰體罰可以是對罪犯施行的一種正式懲罰(身體刑,與自由刑、財產刑並列),如鞭笞,也包括對肉體的傷害(肉刑)。是古代社會中常見的刑罰。目前在世界上還存在,如實行沙裡亞法規的伊斯蘭國家對盜竊處以砍手的刑罰和新加坡的鞭笞。某些國家用法制化的笞打處罰違規的在監犯人。監獄中的犯人或羈押中的嫌疑人也可能遭到獄警或同監人員不屬於合法行為的體罰(這些體罰被認為是侵犯了被體罰者的人權,比如美國官兵對伊拉克俘虜的虐待就屬這類)。 英國體系ca...
淋漓透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仗帝之寵信,與閹人魏忠賢私通,假傳聖旨,殘害后妃,為亂宮中。至思宗即位,法辦二人,客氏於浣衣局被鞭笞至死。 (4) 魏忠賢:原名魏盡忠(西元1568∼1627)。少嗜賭,無力償債,遂入宮為太監。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受熹宗寵信,掌東廠之事。權傾一時,干朝亂政,結黨營私,誣陷忠良。有不服者,俱遭殺黜,媚之者稱其九千歲。思宗即位,發其奸,訴其罪,忠賢行至阜城,自縊而死,詔磔其屍。
痛快淋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仗帝之寵信,與閹人魏忠賢私通,假傳聖旨,殘害后妃,為亂宮中。至思宗即位,法辦二人,客氏於浣衣局被鞭笞至死。 (4) 魏忠賢:原名魏盡忠(西元1568∼1627)。少嗜賭,無力償債,遂入宮為太監。與熹宗乳母客氏私通,受熹宗寵信,掌東廠之事。權傾一時,干朝亂政,結黨營私,誣陷忠良。有不服者,俱遭殺黜,媚之者稱其九千歲。思宗即位,發其奸,訴其罪,忠賢行至阜城,自縊而死,詔磔其屍。
逆行倒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說:「你雖是為了報父兄之仇,但也做得太過分了,難道你忘了也曾是楚國的臣子嗎?」伍子胥也託那人轉告申包胥,說:「我有生之年報不了仇,就像太陽快下山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怕等不及了,所以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伍子胥以「倒行而逆施之」說自己不按情理行事,後來「倒行逆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
魄散魂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魂飛魄散」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宋.劉宰〈鴉去鵲來篇〉詩(據《宋詩鈔.漫塘詩鈔》引)昨日鴉鳴繞庭樹,道上行人色驚懼。試呼行者問如何?身為戶長催殘稅。殘稅自昔稱難理,三年尤非四年比。……千錢代輸猶可出,今日方輸又明日。父兮母兮叫不聞,遺體鞭笞同木石。日日鴉鳴期會到,血洒公庭深不掃。遂令著處聽鴉鳴,魂飛魄散心如擣1>。和氣致祥垂致異,已甘旱魃來為祟。忽驚鴉散鵲交飛,高枝報喜仍低枝。萬口歡呼聲動地,府今盡放三年稅。 〔注解〕 (1) 擣:搥擊。(二) ※《西遊記.第四一回》這大聖一身煙火,炮燥難禁,徑投於澗水內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
捶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鞭打的刑具。漢.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鞭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鞭子抽打。《北史.卷五.魏孝武帝本紀》:「日晏還宮,至後門,馬驚不前,鞭打入。」《三國演義》第二回:「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也作「鞭韃」、「鞭撻」、「鞭撾」、「鞭笞」、「鞭楚」、「鞭捶」、「鞭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