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子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換小孩煮食充饑。形容天災人禍時,極飢餓的慘況。《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加以歲歲災蝗,年年饑饉,黃金一斤,易粟一斗,或削樹皮而食者,或易子而者。」
虎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吃東西又急又猛,大口吞食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須臾之間,狼虎嚥,算來吃勾有六、七十觔的肉,傾盡了六、七罈的酒。」也作「狼吞虎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壺盛的熟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從徑,餒而弗食。」《資治通鑑.卷六六.漢紀五十八.獻帝建安十四年》:「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以入官寺。」
以噎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因偶然挫折,而把該做的事擱下不做。參見「因噎廢食」條。《梁書.卷三八.賀琛傳》:「今不使外人呈事,于義可否?無人廢職,職可廢乎?職廢則人亂,人亂則國安乎?以噎廢,此之謂也。」
水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二刻拍案驚奇》卷六:「路由揚州過了長江,進了潤州風水宿,夜住曉行,來到平江。」也作「露宿風餐」。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怕噎著,而不吃東西。語本《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比喻為了某種小問題怕再出錯,而把要緊的事擱下不做。《明史.卷一七六.李賢傳》:「慮中飽而不貸,坐視民死,是因噎廢食也。」也作「見噎廢食」、「以噎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起、同時。如:「相提並論」、「異說並起」。《禮記.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而治。」
夙夜匪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唐.吳兢《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是以在上不驕,夙夜匪懈,或設醴以求賢,或吐而接士。」
人云亦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詩八首之二(據《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五》引)鐵橋本無柱,石樓豈有門?舞空五色羽,吠雲千歲根。松花釀仙酒,木客1>餽2>山3>。我醉君且去,陶云4>吾亦云。 〔注解〕 (1) 木客:樵夫。 (2) 餽:音ㄎㄨㄟˋ,通「饋」,贈送。 (3) :音ㄙㄨㄣ,飯菜。 (4) 陶云:指陶淵明曾說過的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指示。相當於「此」、「這」。《呂氏春秋.審應覽.審應》:「齊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愛之心也。」唐.杜甫〈示從孫濟〉詩:「所來為宗族,亦不為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