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5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批判教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1.1 介紹1.2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3 註解 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介紹批判教育學,又譯批判教學論,源自於批判理論、解構主義和新馬克斯主義,強調教室應該成為一個智識抗拒(intellectual resistance)的戰場,用以對抗社會對於個人之角色、生活與主體性的界定與建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此一理論的教師,基本上是期望透過正式教育而促進民主文化的實現。[註1] 批判教育學的主張與目標1. 教育的功能不僅是產生知識,也在製造各...
再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及擬定,由此當可窺知布偶迪厄對於學校教育實踐中文化再製情形的關心。再者,由於受到「批判理論」及「新馬克斯主義」思潮的影響,部分學者們以反科層化、反霸權宰制的批判精神,重新思考教育制度的定位,並反省教育與社會制度間歷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關係。這些學者的批判與檢討,形成教育社會學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和獨特的理論模式,稱之為「再製理論」。進一步言之,教育社會學曾被視為探討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之關係的科學。因之,可以窺知探討文化再製與社會再製二者間的互動關係,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換言之,探討「再製理論」是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核...
階級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思主義中泛指一個社會階級對其階級處境、利益所在,以及歷史責任的自覺;有時也指階級成員共同擁有的階級認同感。
伯恩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Eduard Bernstein,西元1850~1932)德國政治理論家。西元一八七二年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曾任該黨黨報《社會民主黨人》編輯。從一八九六至一八九八年發表一系列論文,全面修正馬克思主義,反對辯證唯物主義及剩餘價值說。在政治上,主張階級調和,宣揚議會政治,反對階級鬥爭、暴力革命。著作有《社會主義的前提與社會民主黨的任務》等書。(2)(Henry Bernstein,西元1876~1953)法國劇作家。以殘忍的場面、誇張的人物與社會的矯飾表現人性的衝突。著作有《祕密》(Le Secret)、《賊》(Le Voleur)和《以色列》(Israel)等。(3)(Leonard Bernstein,西元1918~1990)美國音樂家。長於作曲、指揮,更以指導少年音樂會而聞名。曾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紐約市立交響樂團。音樂創作豐盛,有音樂劇、交響曲、芭蕾舞曲、歌劇、合唱曲等。
階級鬥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階級之間的衝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被剝削者與剝削者之間的階級鬥爭,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馬列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列寧創造、史達林修訂的蘇聯馬克斯主義。全稱為「馬克斯列寧主義」。
對立統一規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斯主義信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包含矛盾。矛盾的對立面既相互聯繫依存,又相互分離排斥,並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階級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斯主義中指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