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洋興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歎,同「嘆」。「望洋興歎」即「望洋興嘆」。見「望洋興嘆」條。01.元.劉壎《隱居通議.卷一○.詩歌五》:「真能籠乾坤萬里於一詠之內,千古吟人,望洋興歎。」按:此指自嘆不如。02.《糊塗世界》卷六:「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歎了。」按:此指無能為力。驚歎"> 
怪事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他到底在寫什麼,但就只看他寫「咄咄怪事」四個字。可見殷浩雖嘴巴不說,心裡仍然是氣憤不平。「咄咄」是驚歎聲,表示難以置信之意。《太平御覽.卷五○.地部一五.可藍山》引《涼州記》:「定據平涼,登此山,有群狐遶之而鳴,射之,竟不得一,定乃歎曰:『咄咄!此亦怪事也。』」即是敘述赫連定登可藍山時,有好多隻的狐狸繞著他嚎叫,赫連定拉弓射牠們,卻一隻都射不到,因而驚歎地說:「真是怪事!」。後來「咄咄怪事」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令人感到驚訝,不可思議的事情。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放棄了中國格律詩的規則,在行數、每一行的字數和韻律上,都無拘無束,任憑作者的情感自由發洩,大量使用驚歎號和反復句,將詩人青春澎湃、渴望反叛的浪漫主義激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的《匪徒頌》、《天狗》、《地球,我的母親》和《鳳凰涅磐》,發表時都引起不同程度的震動,傳誦一時。由於這是「新文學運動」興起以後的第一部能引起讀者廣泛注意的自由體詩集,郭沫若也就因此被推許為中國現代詩歌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 郭沫若:《沫若自傳》第一至四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吳祥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我最感謝的一所學校》國家書寫三部曲《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驚歎愛爾蘭》《驚喜挪威:台灣的國家記憶挪威的心靈密碼》 相關連結吳祥輝個人部落格 http://blog.ylib.com/brianwu211(責任編輯:魏曼伊 109601002)
跳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百戲之一。表演者把幾個球拋上空中,然後依次接取。晉.傅玄《馬鈞傳》:「設為女樂舞像,至令木人擊鼓吹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擲劍、緣絚、倒立。」《野叟曝言》第八二回:「飛娘令幻民試演吞刀、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跳丸諸法,觀者無不咋舌驚歎。」
如醉如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朦朧不清、似真似幻的狀態。《野叟曝言》第五七回:「沒一個不咋舌驚歎,如醉如夢,額手稱慶,欣喜欲狂。」也作「如夢如醉」、「如痴如夢」。
齰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舌。《隋書.卷七五.儒林傳.王孝籍傳》:「安可齰舌緘脣,吞聲飲氣,惡呻吟之響,忍酸辛之酷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