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隱居的人安閒自適,像鳥在水中浮游。宋.方岳〈道中連雨〉詩:「自知機事淺,或可供波。」
黑腹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lidonias hybrida
體長25~26公分。雌雄外形相似,羽色會隨季節而有稍微的變化。繁殖羽虹膜黑色,喙和腳鮮紅色;頭部頭頂黑色,下喙基部至頸側白色。背部灰色,胸、腹部暗灰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邊緣白色。非繁殖羽喙和腳暗紅色,頭部大部分為白色,一新月形黑斑自頭後通過眼睛;背部淡灰色,胸、腹部白色;翅膀和尾羽羽色色澤較繁殖期淡。幼鳥喙黑色,腳紅褐色,頭部和非繁殖羽色相似,但頭後和頸部較黑;背部深褐色,尾羽灰色,胸、腹部大部分為白色,胸側帶褐色斑點;初級飛羽和覆羽主要為灰色,所有的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末端灰褐色。第一年冬季的幼鳥羽色和幼鳥相似,但背部較灰,肩羽尖端褐色;翅膀不換羽,覆羽淡褐色。第一年夏季的幼鳥...
共6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澳洲,繁殖於歐亞大陸內陸地區、非洲及澳洲。
棲息於內陸水域,偶而出現於海岸。常於離水面5~10公尺的高度逆風飛行,並保持穩定的直線飛行。叫聲為刺耳的“ki-ick”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Stern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科。喙纖細,濃紅色。頭黑褐色,眼周圍有一白圈。全身大部分的羽毛均為白色,故稱為「白」。
黑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rus crassirostris
體長46~48公分。雌雄外形相似,羽色隨季節略有變化。虹膜淡黃色,眼圈紅色;喙黃色具紅帶和黑帶,尖端白色;腳黃綠色。繁殖羽頭部白色,背部暗灰色;尾羽白色,接近末端具黑帶,尖端白色。非繁殖羽頭部白色而有灰色條紋,羽色較繁殖羽晦暗。幼鳥虹膜黑色,喙及腳粉紅色,喙尖黑色;頭部褐色,頸部和頸側黃褐色,額及頦白色;背部暗褐色,羽毛邊緣淺色,尾羽灰色;胸、腹部白色,但雜有褐色斑點。
要分布於亞洲。夏季於日本北部的海岸和島嶼繁殖;冬季會遷徙至亞洲東部及東南部度冬。
成群出現於河口、岩岸、沙洲。叫聲為悲傷的喵喵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Laridae)
白眉燕(褐翅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rna anaethetus
體長35~38公分。虹膜暗褐色,喙及腳黑色。雌雄外形相似且羽色終年不變。成鳥額、頦和喉部白色,頭頂至頸後黑色,並穿過眼睛形成一過眼黑線;背部黑褐色,胸、腹部白色,尾羽黑褐色而外緣白色。幼鳥頭部和成鳥相似而帶有褐色;背部灰褐色,肩羽具淡黃色和白色斑點,胸、腹灰白色,胸側及脅部灰色;尾羽灰褐色,尾羽腹側白色。第一年夏季的幼鳥和成鳥相似,但尾羽較短,尾羽外緣缺少白帶。
共6亞種,廣泛分布於整個熱帶海洋,並環繞在赤道附近。
常出現於近海岸的水域,夜間會著陸休息。叫聲是刺耳的、狂吠的“wep-wep”或“wup-wup”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Sternidae)
短尾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rcorarius parasiticus
體長38公分 。美洲的族群羽色有兩型。飛行時可見翅膀外側有一淡色斑點。尾羽楔形。幼鳥淡、暗褐色羽色交雜,缺少長而尖的中央尾羽。
分布於歐洲、亞洲及美洲,夏季於北半球繁殖,主要分布於北緯60~70度的範圍。
棲息於岩岸凍原環境。會合作驅趕其他種類的海鳥。通常2隻短尾賊會輪流反覆地襲擊別的鳥類,再進一步奪取其被迫交出或是掉落的獵物。短尾賊攻擊時會保持安靜,反而是受害鳥類會不斷喧嚷。短尾賊有時也自行捕魚、攻擊小型鳥類或哺乳類為食,另外也會吃卵、腐肉、昆蟲、蜘蛛和漿果。常會在其搶奪對象的附近築巢,築巢時會群聚但數量不會很多。雄鳥在空中求偶時會往下俯衝、突然上衝、翻滾或翻轉;在地面時雄鳥會繞著雌鳥跳舞,雌鳥則會張喙發出嘶嘶的叫聲。巢築於易於警戒的杆上。五月下旬產卵,每窩產2個綠至褐色、具棕色斑點的卵,產卵時間相差48小時,之後雌雄鳥會分別再與其他個體交配。卵孵化期24~28天,28天之後可以飛行,但...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Stercorari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柔軟,被毛或略被毛。葉卵形或披針狀卵形,密被毛或僅脈上被毛,先端具突尖 (成熟葉),基部心形或近心形。短總狀花序呈聚繖狀排列。花萼裂片線狀三角形;花冠未開放時呈卵狀圓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搖櫓聲。宋.蘇軾〈次韻表兄程正輔江行見桃花〉詩:「故復此微吟,聊和鴉櫓。」
鳳頭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燕。雌雄鳥外形相同。繁殖季前額白色,頭頂和頭後的上半部黑色,有鬆散的黑色羽冠。身體背面珠灰色,尾羽顏色較淺,初級飛羽的內緣白色,次級飛羽的羽端白色,頸部及身體腹面白色,喙黃色,基部黃綠色。跗蹠與趾黑色。非繁殖季頭頂前半白色有暗色斑塊,後半黑色。亞成鳥前額和頭頂白色有棕黑色縱斑,後半棕黑色有淺色斑塊。雙翼的覆羽有黑色和肉色斑塊,初級飛羽主要是暗棕黃色。
黑臉鞘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ionis minor
體長38~41公分,嘴及嘴基的鞘皆為黑色,眼圈粉紅色。腳的顏色依不同亞種而有差異,由粉紅色至紫黑色不等。雌雄羽色相似,但雄鳥體型較雌鳥稍大,全身除嘴及腳外皆為純白色。亞成鳥嘴基的鞘及眼圈皆較小,且腳的顏色較深。
共4亞種,分布於非洲大陸南方至南極洲中間之海洋島嶼,不遷移。
常出現在有企鵝、信天翁、鸕鶿及海豹族群的附近環境,通常距海岸不超過1公里。成小群出現,以腐肉、鳥類的蛋、幼雛、動物排泄物、軟體動物及甲殼動物為食,幾乎無所不吃。築巢於海鳥群族的附近,於12月至次年1月產卵,每窩產2~3枚卵,幼鳥約4週孵化,成鳥常一年四季都在其繁殖領域活動。族群數量常會隨著食物資源多寡而變動。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鞘嘴科 (Family Chion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