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33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rus saundersi
體長30~33公分。虹膜褐色,喙黑色,腳暗紅色。雌雄外形相似,羽色會隨季節而稍微變化。繁殖羽頭部黑色,頸部、胸部以下白色,背部灰色。非繁殖羽頭部白色,眼睛後方具黑色斑點,頭頂具褐色橫斑。幼鳥腳暗紅褐色,頭部灰褐色,額、頦和喉部白色;背部灰褐色,邊緣鑲有褐色,尾羽白色,腳、腹部白色。第一年冬季和夏季的幼鳥頭部白色,眼睛後方具黑色斑點,頭頂具灰色條紋,背部灰色。
分布於亞洲東部,於中國大陸北部的內陸湖泊繁殖,冬季時擴散至西伯利亞東岸、中國大陸沿岸、韓國、日本、臺灣和香港等地。
出現於海岸、河口、沼澤環境。叫聲為“keek-keek”聲。
T0000000651--鳥綱(Class Aves)
T0000000720--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T0000000736--科 (Family Laridae)
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環保署於民國78年6月上旬提出「海灘遊樂場所環境整潔宣導及評估計畫」,代稱為「海計畫」,期能使海灘更乾淨、更美麗。此一計畫結合了具有教育意義的宣導活動與實際作為,在宣導期間內,環保署與省(市)環保處(局)、各縣市環保局、衛生局等單位配合加強宣導教育,印發宣導資料,希望全國民眾均能了解「海計畫」,使大家注意維護海灘遊樂場所的環境整潔與品質,並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加強宣導,以教育民眾重視海灘遊樂場所的環境衛生,不要再隨地製造髒亂,進而養成資源回收的習慣。另外,藉由製作紅布條、清潔桶等放置在各海灘遊樂場所的適當位置,以此種靜態宣導方式,提醒民眾保持周遭遊樂環境品質。
裏海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中體型最大者。喙粗大紅色,尖端黑色,初級飛羽底面黑色,尾羽略分叉。眼睛棕黑色,腳黑色。繁殖羽額、頭頂和頭後黑色,背灰色,初級飛羽末端深灰色,尾羽灰白色,身體腹面白色。非繁殖羽頭頂白色有黑色細紋,背部羽色較淺。外形與鳳頭燕有些相似,但後者的喙黃色,冬季頭白色。亞成鳥灰色有棕色縱斑,尤其以肩羽和靠身體的次級飛羽更為明顯,頭頂大致白色,初級飛羽內側白色,外側深灰色,尾羽白色,尖端黑色。喙橘紅色、尖端黑色。
白翅黑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白兩色的小型燕,頭、身體和肩羽黑色,腰、尾和尾下覆羽白色,雙翼的背面灰色,但小覆羽和中覆羽白色,翼的腹面淺灰色,但覆羽均是黑色。喙黑紅色,跗蹠與趾暗紅色。成鳥非繁殖羽頭頂和耳羽深灰褐色,身體背面淺灰色,腹面白色;頭頂比黑腹浮的非繁殖羽顏色深,耳羽暗色及常出現的淺色眉線也明顯和黑腹浮不同。
紅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型的燕體型,身體淺色、尾有深叉,外尾羽特別長。前額到頭後黑色,背部和兩翼極淺的灰色,尾羽白色有深叉,初級飛羽最靠近翼尖的三根,羽軸外面的一半黑色,腹部白色,繁殖季初期帶有粉紅色,其後逐漸褪成白色。繁殖季喙紅色尖端黑色,跗蹠與趾紅色;非繁殖季喙黑色,跗蹠與趾暗褐色。不繁殖的成鳥頭頂參雜黑白兩色的羽毛,胸前羽毛不帶粉紅色,喙黑色。幼鳥背部羽毛有灰色和褐色斑塊,喙、跗蹠、趾暗色。亞成鳥和成鳥的非繁殖羽相近,但前額和頸後都是白色,頭頂與耳羽有褐色與灰褐色斑點,跗蹠與趾通常顏色較幼鳥深。
玄燕(白頂黑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ous stolidus
體長39~45公分。雌雄外形相似,羽色不隨季節而變化。喙黑色,額灰白色;眼睛上、下方具新月形白斑,虹膜暗褐色。全身暗褐色,腹部和尾下覆羽較灰;翅膀腹側中間灰色,邊緣色澤較暗;尾羽黑褐色;腳暗褐色。幼鳥喙較短,頭部灰褐色,額較灰;身體褐色,尾羽黑色。
共5亞種,分布於整個熱帶,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島嶼繁殖,族群分散。臺灣也有其分布,但局部分布於離島,例如澎湖貓嶼和彭佳嶼,屬於夏候鳥。
出現於海岸、島嶼的岩石峭壁上,叫聲為“kark”的喉音。群聚繁殖,終年皆可產卵。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Sternidae)
黑嘴端鳳頭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及羽色與鳳頭燕相似,但背部顏色淺灰、喙橘黃色,且尖端三分之一為黑色,最尖端為白色。繁殖鳥的頭頂與頭後黑色,頭後有羽冠。身體背面淺灰色,初級飛羽的末稍越往翼尖越黑,尾羽白色。身體腹面白色。腿和腳黑色。繁殖季後期,額部逐漸換成白色羽毛,範圍隨季節向頭頂延伸,最後僅頭後有黑色羽冠,也就是非繁殖季的羽色。幼鳥絨羽淺灰白色,有稀疏的灰色斑點,但有些幼鳥的斑較多,顯得顏色較深。幼鳥的喙黃色,亞成鳥羽色與非繁殖季的成鳥相近,但雙翼略顯圓鈍,全身白色,翼羽帶有棕色,頭後有一圈不整齊的黑灰色斑塊。
(普通燕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rna hirundo
體長33~36公分。體長因尾羽長度而異。尾羽分叉,翅尖狹長。夏季喙呈紅色,尖端黑色。冬季腳會成紅褐色。幼雛黃色,喉部黑色,尾下覆羽白色。
共4亞種,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北美洲,夏季於北半球內陸約北緯40~60度範圍內繁殖,冬季遷移至非洲、亞洲東部印度洋地區及澳洲。
棲息於岩石島嶼、沙灘、湖邊、河邊砂礫、高沼地甚至是海拔4,600公尺的乾草原。大部分的燕都有高度的遷徙能力,本種可往南遷徙至副熱帶及熱帶地區。覓食時飛於離水面幾英尺的水面上,喙朝下,短暫盤旋之後衝入水下,捕食小魚為食,也會吃甲殼綱動物、軟體動物、海洋蠕蟲、棘皮動物或陸地上部分昆蟲。會浮在內陸水面上休息,也會在岸邊、浮標、杆上棲息,走路姿勢笨拙。常聽見的叫聲是刺耳的“kee-raah”聲和急速的“kek kek kek”聲。雄鳥求偶時會捕食魚類給雌鳥,並作空中的追逐和滑翔,伴隨“korrr korrr”聲。巢築於岩石上,以當地植物莖或草為巢材。每窩可產2~4個卵,卵淡綠色、藍色、乳黃色或褐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科 (Family Sternidae)
蒼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頸部白色,頭後和枕部黑色三角形向前延伸至兩眼。身體背面珠灰色,飛羽灰色,最外飛羽的外緣黑色,尾短有很深的叉,除一對中央尾羽灰色外都是白色。身體腹面白色,喙黑色,跗蹠與趾棕黑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燕亞科的海鳥。體長約二十至五十五公分,喙細長,尾部直長分叉,腳有蹼,羽毛由黑白色組成。以魚類為食。生殖時成群聚集於小島上生蛋,每次約下三至四個蛋。具有長程遷移的能力,其中北極燕每年往返南北兩極。種類繁多,約有三、四十多種。如小燕、烏領燕嘴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