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04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剝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不正當的手段侵奪他人權益或財物。唐.元稹〈錢貨議狀〉:「又以為黎庶之重困,不在於賦稅之闇加,患在於剝奪之不已。」
想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渴想盼望。《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此乃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三國志.卷二二.魏書.陳群傳》:「天下想望至治,唯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則兆民幸甚。」
救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財物幫助貧苦的人。《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事物的性質或形態。《史記.卷二四.樂書.太史公曰》:「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唐.杜甫〈杜鵑行〉:「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口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談話、批評的內容、資料或依據。《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為口實。」
脣槍舌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脣如槍,舌如劍。比喻辯論激烈,言辭犀利。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一折:「憑著我脣槍舌劍定江山,見如今河清海晏,黎庶寬安。」也作「劍舌槍脣」、「舌劍脣槍」。
簡在帝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皇帝所知曉、賞識者。《元史.卷一六七.王惲傳》:「今雖不能一一擇任守令,而行省官僚如平章、左丞尚缺,宜特選清望素著,簡在帝心,文足以撫綏黎庶,武足以折衝外侮者,使鎮靜之,庶幾治安可期矣。」《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老大人官聲甚好,早已簡在帝心,將來潤翁引見之後,指日就要放缺的。」
黜陟幽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罷免愚昧的昏官,晉升賢良的好官。《書經.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漢.曹操〈度關山〉詩:「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高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名,而言浮其述。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左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4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學術: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高適一直到五十歲時才開始他的文學創作,他的作品...
悲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哀淒涼。漢.班固《白虎通.卷一○.崩薨》:「黎庶殞涕,海內悲涼。」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詩〉:「原隰多悲涼,迴飆卷高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