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剝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不正當的手段侵奪他人權益或財物。唐.元稹〈錢貨議狀〉:「又以為黎庶之重困,不在於賦稅之闇加,患在於剝奪之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強制除去。如:「剝削」、「剝奪」。〈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皆剝割萌黎,競恣奢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削除、使失去。如:「剝奪」、「褫奪」。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原刑〉:「苟有過,必諭之;諭而不可,奪其政。」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甯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艾瑞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一種做法。 懲罰物(punisher)和懲罰(punishment)對行為者施予其所厭惡的刺激,或剝奪行為者所喜愛或有力的刺激,以弱化其行為。1.呈現型懲罰(presentation punishment)呈現型懲罰(presentation punishment)是使用不愉快的後果或厭惡刺激(aversive stimuli)。2.撤離型懲罰(removal punishment)撤離型懲罰(removal punishment)是撤離某種愉快的後果。 懲罰與負增強懲罰與負增強最大的差別在於懲罰是施與個體所厭惡的刺激...
殺雞取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沒有一點;全然不。 (7)all at once: 驟然、一下子。 (8)deprive: 剝奪。 (9)assured: 一定的、保險的。 (10)Aesop: 譯作伊索。人名,約西元前619∼前564,希臘作家。相傳為其所著的《伊索寓言》,寓人生哲學於小故事中,流傳其廣。後人續有增補。
褫奪公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剝奪犯人應享有的公權,是刑法處罰犯人的一種從刑。我國刑法認為可褫奪的公權有為公務員的資格、為公職候選人的資格等二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剝奪、革除。如:「褫奪公權」。
賦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剝奪
社會階層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知的敘述。其中,衝突論主張個人社會階層的高低常受到不同的社經背景、文化資本的優劣、對個人不利的相對剝奪、不平等的階層意識…等的影響,致使個人才能或勤奮程度無法獲得成就彰顯,甚至透過社會階層化,不平等的權力和利益爭奪從中得到合法化,因為權力和利益是社會中的稀有資產,能夠擁有者便具備位居社會高階層的機會,一旦有了高、低階層的區隔,社會便至少有了二種階層,一個是具備較高權力和優勢的領導統治階層;一個便是較少權力和劣勢的被統治階層。二、功能論  社會分工的需要因而造成社會必然階層化,亦即社會上需要擁有不同技能與資格的人,去擔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