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逐、流放。如:「古時做官的人,一有罪過,常遭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職的升遷或降。也作「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人家的瘡疤、短處。
三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書.舜典〕記載,虞舜在任命百官之後,並訂有考核的辦法:「三載考績,三考,陟幽明。」意即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政績,考察三次後,依據施政的成績,罷去昏庸的官吏,拔舉賢明的官員,此即為「三考陟」之本義。〔白虎通義.考篇〕有更詳盡的闡釋。
1.考核制度之精神在「王者所以勉賢抑惡,重民之至也。」蓋民為邦本,古代聖君重視民生,君王考察政績之良窳,常以官吏能否改善人民生活為重心。此制度可使愛民親民之賢者有擢升的機會,也有抑制官員作惡的作用。2.考核期間為三年一次,乃由於「三年有成,故於是賞有功,不肖。」不論大小諸侯,施政必假以時日,始可看出政績,而三年為相當合理的考核期間。3.陞遷罷...
考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查審核官吏的政績,並據以升降官職。漢.荀悅《漢紀.卷二八.哀帝紀上》:「於是建諸侯之賢者以為牧,故以考績陟,不統其政,不御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退罷。《北史.卷七七.李諤傳》:「及大隋受命,聖道聿興,屏浮詞,遏止華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奢華、不尚榮華。《舊唐書.卷二六.禮儀志六》:「當聖上嚴禋敬事之時,會相公尚古華之日,脫國之祀典,有乖禮文。」
崇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崇正義,排除邪惡。《文明小史》第三二回:「請幾位好好的舉人、秀才,教他們讀四書、五經,……將來長大了,也好曉得些崇正邪的道理。」
六等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等陟法為明代對於儒學生員所施行的考核與獎懲辦法。據〔明史.選舉志〕:提學官在任三歲,兩試諸生,先以六等試諸生優劣,謂之歲考。一等前列者,視廩膳生有缺,依次充補;其次補增廣生,一、二等皆給賞;三等如常;四等撻責;五等則廩增遞降一等,附生降為青衣;六等革。
  此乃明代對儒學生員舉行歲試,考驗諸生進步情形,並憑以陟之法;清代繼之,唯分為三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革除官職。《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其他所連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數十人,故吏賓客免者三百餘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