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84 ms
共 5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方寸須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客荊州,與諸葛亮相善。劉備屯兵新野,往見之,為備所重。後其母為曹操所獲,遂辭備歸操。及魏初,官至御史中丞。
(4) 曹公: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5) 圖:謀取、謀求。
(6) 王霸之業:指登基為帝,統治天下。
(7) 方寸之地:指心。
|
銖銖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介,北朝齊臨沂人。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
|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疇,名天錫,宋朝泉州晉江人。理宗寶祐年間,宦官、外戚為禍,卻沒人敢上書彈劾,那時洪君疇恰好被任命為御史,他一向敢於直言,任職後在首次上呈的奏章,強調身為御史,應以公正無私的心,匡正君主行為,並且說:「職責所在,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當然,這種看法和官場諂媚風氣相達異,使人聽到這些話後大為驚駭、震憾。後來「聳人聽聞」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使人聽後大為驚駭。出現「聳人聽聞」的書證如《野叟曝言》第三五回:「文白以區區一衿,敢於指斥其短,欲誅戮其身,真可謂不畏強禦者矣!比著那史冊上的朱雲請劍,李膺破柱,更足聳人聽聞!」
|
王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進士。初為渭南尉,曆秘書丞、侍御史。太和中,出為陝州司馬,從軍塞上。後歸咸陽,卜居原上。建工樂府,與張籍齊名。宮詞百首,尤傳誦人口。詩集十卷,今編為六卷。望夫石王建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上頭日日風複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
魚遊釜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遊釜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後漢書.卷五六.張王种陳列傳.張綱》裡記載,東漢順帝時,御史張綱得罪了大將軍梁冀,梁冀懷恨在心,於是上書建議將張綱調到廣陵當太守。當時廣陵一地因張嬰等人不滿地方官的壓榨,起兵反叛,並將官員殺害,朝廷派兵征討十多年都無法剿滅。梁冀因此設計張綱到廣陵當官,讓他去送死。別的官吏一聽說要到廣陵,都要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訝,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
|
過橋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過河拆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元史.卷一四二.徹里帖木兒列傳》載:元順帝時,徹里帖木兒廢除科舉制度,監察御史呂思誠反對,並加以彈劾,但順帝仍採納廢科舉之議。而參政許有壬也表示強烈反對且據以力爭。許有壬當初是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後來升為參政。但他不但反對無效,元順帝還故意讓許有壬在詔令頒布時,跪在文武百官的最前面來折辱他。許有壬怕不聽命會遭來禍患,只好勉強贊成廢科舉。治書侍御史普化看到就譏諷許有壬說:「你是通過科舉考試的人,現在要廢除科舉制度,你又跪在第一個,真是過河拆橋啊!」許有壬聽了覺得很丟臉,就稱病不出門。後來「過河拆橋」用來比喻不念舊情,忘恩負義。
|
督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監軍或統兵的長官。[例]東漢光武帝時為了征伐四方,曾權置督軍御史。
|
科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科別考核以定其等第。《漢書.卷九.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
|
便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扇子的別稱。因不想使他人看見時,便於障面,故稱為「便面」。《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然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便面小,血心腸一萬條;手帕兒包,頭繩兒繞,抵過錦字書多少。」
|
令狐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還太原,人皆義之。李說、嚴綬、鄭儋相繼鎮太原,高其行義,皆辟爲從事。自掌書記至節度判官,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麗。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爲,頗稱之。鄭儋在鎮暴卒,不及處分後事,軍中喧嘩,將有急變。中夜十數騎持刃迫楚至軍門,諸將環之,令草遺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讀示三軍,無不感泣,軍情乃安。自是聲名益重。丁父憂,以孝聞。免喪,征拜右拾遺,改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母憂去官。服闋,以刑部員外郎征,轉職方員外郎、知制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