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賭咒發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誓且立下心願。《西遊記》第一九回:「行者見他賭咒發願,道:『既然如此,你點把火來燒了你這住處,我方帶你去。』」
低級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友誼、品性等等,屬於本質的、不受外力牽絆的,因此外在價值便是外在的、易受外在環境所影響的,同樣的既然易受外在影響,它的價值性便是短暫的而非永恆,也因此僅能成為一般的價值,也就是說最後我們只把這種低級價值作為純工具性的價值,依據環境所需,我們使用各種工具性的價值來填補我們的生活上的需要(註2) 關鍵字中文:低級價值英文:lower value 參觀書目註1 高廣孚。教育哲學,頁123-126。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註2 詹棟樑。現在教育哲學,頁574。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傻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晚輩表示疼惜的稱呼。如:「傻孩子!他既然這麼無情,就忘了他吧!」《紅樓夢》第五七回:「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氣味相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志趣、性情相投合。如:「既然你我二人氣味相合、肝膽相照,不如就結拜為兄弟吧!」
勒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迫、逼迫。如:「勒逼成親」。《水滸傳》第一二回:「既然制使不肯在此,如何敢勒逼入伙。」也作「勒掯」。
人同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些事情,大家的看法或感受相同。如:「大伙兒既然人同此心,我們就此做成決議。」「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人同此心,就要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心去意難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心意已決,難以更改。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既然孩兒每要去,常言道:『心去意難留,留下結冤讎。』」《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這小女要殉節的真切,倒也由著他行罷!自古『心去意難留』。」
胸中無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情不了解或沒把握。如:「既然你胸中無數,何不求助他人?」也作「心中無數」。
相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事請人辦理。《水滸傳》第八○回:「既然義士相托,便留聞參謀在此為信。」
縣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婦人的封號。始於晉朝,唐朝時封五品官母、妻為「縣君」,宋、元沿置。至明清兩朝為宗室女子的稱號,位次於郡主、縣主。在小說中多為高級官員的母親或妻子的通稱。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我若得了官,你便是夫人縣君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官人既然與縣君往來,須辦些壽禮去與縣君作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