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刀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刀上無刃的一邊。《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列傳.陵攜王綸》:「賊以刀背毆其髀,俊色不變,賊義而捨之。」《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只見他一言不發,回手拔出那把刀來,刀背向地,刀刃朝天,從那婦人的下巴底下,往上一撩,唰一聲,早變了個血臉的人。」
見慣不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宋.雍〈首尾吟〉一三五首之六二:「見慣不驚新物盛,話長難說故人稀。」
老蚌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老蚌生珠」。見「老蚌生珠」條。01.《北齊書.卷三五.陸卬列傳》:「又與卬父子彰交遊,嘗謂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為群拜紀可乎?』」 
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家機要大事。《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甄豐、甄邯主擊斷,平晏領機事。」《文選.陸機.辯亡論上》:「孟宗、丁固之徒為公卿,樓玄、賀之屬掌機事。」
暗器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箭傷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炎《邇言.卷六》1>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2>,以其掩人所不備也。兩軍對壘,克日乃戰,鳴鏑交馳,負不怨勝。罪不在人,責在己也。故君子之於人,與其陰傾,不如顯責。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左傳.隱公十一年》、宋.博《氏聞見後錄.卷三○》。 (2) 次骨:次,至也。次骨,至骨。比喻對於某件事情的感受非常深刻。 〔參考資料〕 ■《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
折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形制較短的柬帖。《資治通鑑.卷七五.魏紀七.厲公嘉平三年》:「卿直以折簡召我,我當敢不至邪?而乃引軍來乎!」宋.胡三省.注:「折簡者,折半之簡。」宋.劉克莊〈沁園春.一卷陰符〉詞:「牛角書生,虯髯豪客,談笑皆從折簡招。」也作「折柬」。
飽食豐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猶「足」。「飽食豐衣」即「豐衣足食」。見「豐衣足食」條。01.宋.雍〈學佛吟〉詩:「飽食豐衣不易過,日長時節奈愁何!求名少日投宣聖,怕死老年親釋迦。」 
谿壑無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心的貪欲很大,難以滿足。《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自爾昇擢,超越倫伍。而谿壑無厭,著於觸事。」宋.伯溫《河南氏聞見前錄》卷九:「富弼不能止夷狄谿壑無厭之求。念陛下止一女,若虜乞和親,弼亦忍棄之乎?』」
甘貧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於貧苦且樂於向道。表示享受真理之樂,不在乎物質生活的貧苦。宋.伯溫《聞見前錄》卷一八:「名利不可兼也,吾本求名,既為世所知矣,何用利哉?故甘貧樂道,平生無不足之意。」
雉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獵人馴養的雉,用它來招引野雉,稱為「雉媒」。清.瑞彭〈木蘭花慢.渡黃河北去〉詞:「漢家宮闕,賸鴛鴦瓦冷雉媒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