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九曲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中部橫貫公路天祥至太魯閣之間。因其共有九個彎曲洞口,可供遊客欣賞美景,故稱為「九曲洞」。
都中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劉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班固、張衡等大文人。由於這些文人學者的推薦,左思的這篇傑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陽流傳開來,人們競相抄錄,以致洛陽的紙價上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洛陽紙貴」,用來形容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
賞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欣賞閱讀。如:「他最近在報上發表的詩文,很值得賞閱。」
指導聽障兒童的繪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人認為盲人不能欣賞美術,聾人無法聆聽音樂,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觀念。儘管盲人沒辦法用眼睛去欣賞美術作品,但是他還有其他的感官可以去感受作品的每;美的東西也可從視覺以外的感官去體驗。聽障兒童雖然不能用耳朵聽音樂,但是他可以看,或用手去觸摸音箱,感覺出音樂震動的節奏。目錄1 一、與聽障兒童溝通2 二、關於聽障兒童的繪畫指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與聽障兒童溝通在聽障兒童的教學過程中,有手語和唇語兩種教學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必須經過訓練,因此越早發現孩...
豺狼塞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豺狼當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豺狼當道」原作「豺狼橫道」。「豺狼」是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用來比喻狠毒的惡人。《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母將何傳.孫寶》中記載,漢成帝時,侯文因為性情剛正,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因此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願出來當官。當時京城首長孫寶很欣賞他,與他結為布衣交後,任他為東部督郵,糾舉轄區內不法之事。有一天,孫寶問他:「現在要開始剷除惡人,轄區內有這樣的人嗎?」侯文回答:「有,霸陵杜穉(ㄓˋ)季。」孫寶因為和杜穉季有淵源,不想辦他,便問:「還有誰嗎?」侯文說:「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狸。」意思是豺狼橫行,要抓就要先抓為害最大的,其他小狐狸不必先費心。指除害要...
負德忘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樓臺亭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築在花園中供休憩、欣賞景觀的亭子和閣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除了各處樓臺亭閣之外,單是廳堂,就有了三十八處,卻又處處的裝潢不同。」也作「亭臺樓閣」、「樓閣亭臺」。
健康的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應有教師在旁照顧,全員亦應保持安靜。d.催醒時,不論用音樂或其他方式,均應漸漸地使用清醒。e.多予欣賞安靜優美的樂曲,運用音樂培養幼兒安靜的習慣。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幼兒、健康、安全教育知能英文關鍵字:child、Health、safety education knowledge 參考資料武素萍、楊中宜、郭靜宜著。幼兒教保活動設計,2003年1月,頁6-12~6-14,啟英文化有限公司。
孤恩負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說他是「五日京兆」,簡直是「背恩忘義」,傷風敗俗,罪無可逭。「背恩忘義」即是指背棄別人曾給予的恩惠,忘記道義。後來「忘恩負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報答,反而做出對不起恩人的事情。
里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巷俗人的耳朵。指其不能欣賞高格雅樂,或不能理解談論大道。《莊子.天地》:「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也作「俚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