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當路豺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種貪狠殘暴的野獸。比喻狠毒的惡人。 (13) 橫:音ㄏㄥˋ,橫行。 (14) 狐狸:狐狸生性猾多疑,故多用來比喻詐而作惡多端的壞人。
九頭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猾或性情古怪的人。如:「他就是這樣陰陽怪氣,難怪別人要在背後叫他『九頭鳥』。」
油頭滑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猾、輕浮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二二.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正看之間,有小和尚疾忙進報。隨有中年和尚油頭滑臉,擺將出來。」也作「油頭滑腦」。
一籌不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計策也籌劃不出來。見「一籌莫展」條。01. 宋.吳泳〈張范授武翼郎制〉:「言之則利析秋毫,行之則一籌不畫,寧不誤我王事哉?」
02.宋.劉克莊〈趙倅與灝條具軫腹事宜狀〉:「奈何玩習苟且,憂其急而妄動,幸其緩而自寬,急則匆匆……緩則一籌不畫,自始至終墮虜謀,至今以疆場之憂上勤宵旰,執事者失策甚矣!」 
深奸巨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奸詐猾。《周書.卷二三.蘇綽傳》:「若有深姦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舍本理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墨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不前或猾無賴。唐.皮日休〈反招魂〉:「朝刀鋸而暮鼎鑊兮,上曖昧而下墨杘。」
刁蹬用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詐的話強詞奪理。如:「這個殺人嫌犯在法庭上刁蹬用強、毫無悔意,被檢察官求處重刑。」《六部成語註解.刑部》:「刁蹬用強:以刁詐之言強詞奪理也。」
猾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奸詐猾。《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項羽為人僄悍猾賊。」
2.黠的人。《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故猾賊縱橫,乘此無備。」宋.蘇軾〈與章子厚書〉:「不幸有猾賊十許人,一呼其間,吏兵皆棄而走耳。」也作「滑賊」。
蚺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舌的樣子。《六臣註文選.卷一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兔跧伏於柎側,猨狖攀椽而相追;玄熊蚺䗊以齗齗,卻負載而蹲跠。」唐.李善.注:「蚺䗊,吐舌貌。」也作「舑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