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拉魂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地方戲劇的唱腔。二百年前由流行於江蘇北部海州一帶的太平歌、獵戶腔發展而成。因女腔多在句末尾音用假聲作七度向高音翻轉,而有拉後腔、拉呼腔之稱,後再訛傳為拉魂腔。曲調婉轉動聽,唱腔為板腔體。主要伴奏樂器為板弦、二胡、大胡、笛子、哨吶和打擊樂器等。其後流傳各地演變為泗州戲、淮海戲、柳琴戲。此三劇的傳統劇目和主要唱腔都相同,演唱方式也相似。
|
楊維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96~1370)字廉夫,號鐵崖,又號抱遺老人。善吹鐵笛,故又號鐵笛道人。元末山陰(今浙江省紹興縣)人。泰定進士,官至建德路總管府推官。喜遊山水,晚居淞江。工詩,號鐵崖體,尤擅古樂府。所作古樂府多以史事和神話為題材,縱橫奇詭。著有《東維子集》、《鐵崖古樂府》等。
|
打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雙六為工具的賭博遊戲。宋.黃庭堅〈鼓笛令.酒闌令友閒為戲〉詞:「酒闌令友閒為戲。打揭兒、非常愜意。」
|
水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船夫。唐.王昌齡〈江上聞笛〉詩:「水客皆擁棹,空霜遂盈襟。」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詩:「水客弄歸棹,雲帆卷輕霜。」
|
閩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大陸地區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的劇種。從明末開始發展至今,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徽劇和京劇等的影響。主要伴奏樂器有梆笛、二胡及嗩吶等,所使用的曲調則有逗腔、揚歌、江湖和小調等四類。也稱為「福州戲」。
|
撫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箏。《晉書.卷八一.列傳.桓宣》:「奴既吹笛,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七.內閣.閣部形跡》:「君臣之際,其難如此。寧獨桓使君撫箏,能令謝安涕泣哉?」
|
紛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多。漢.馬融〈長笛賦〉:「紛葩爛漫,誠可喜也。」
|
布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布四周。《文選.馬融.長笛賦》:「氣噴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
|
噴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盛的樣子。如:「熾熱的夢想在噴勃,沒有一種困難,是成為我放棄的理由。」漢.馬融〈長笛賦〉:「氣噴勃以布覆兮,乍跱蹠以狼戾。」
|
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浙江溫州一帶的劇種。因浙南、溫州一帶古稱東甌,故稱為「甌劇」。清初開始形成,演唱崑曲、高腔、亂彈,而以亂彈腔為主。伴奏樂器有笛子、二胡、三弦、大鑼、大鼓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