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珍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不尋常的物品或食物。《周禮.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貨賄六畜珍異,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靡者使微。」《晉書.卷三三.何曾傳》:「衣服翫,新故巨積。食必盡四方珍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
曉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籌,為夜間計時的竹籤。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01.《綴白.初集.卷一.牧羊記.望鄉》:「我拚一命喪黃泉,誓無他怨,早難道意回心轉!為君守節,為親保全,何曾為一身上苟延?」
舉綱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2>也。若挈領3>,詘4>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注解〕 (1) 原:推究根源。 (2) 經緯蹊徑:縱橫的徑路。 (3) 挈領:提起皮衣的領子。挈,音ㄑ|ㄝˋ,提起。 (4) 詘:音ㄑㄩ,彎曲。同「屈」。
握綱提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1>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2>也。若挈領3>,詘4>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注解〕 (1) 原:推究根源。 (2) 經緯蹊徑:縱橫的徑路。 (3) 挈領:提起皮衣的領子。挈,音ㄑ|ㄝˋ,提起。 (4) 詘:音ㄑㄩ,彎曲。同「屈」。
披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披上氅。《晉書.卷八四.列傳.王恭》:「恭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嘗披鶴氅,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歎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清.鄧廷楨〈水龍吟.關河凍合梨雲〉詞:「披氅重來,不分明處,可憐煙水。」
衝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口成章」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1>人士,狐黃黃2>。其容不改3>,出言有章。行歸于周4>,萬民所望5>。 〔注解〕 (1) 都:都城。 (2) 狐黃黃:穿著黃色的狐皮袍子。 (3) 不改:沒有改變,維持原本的樣子。 (4) 行歸于周:言行舉止歸於忠信。周,忠信之意。 (5) 萬民所望:為千萬人民所仰望。
暖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保暖的帽子。唐.白居易〈即事重題〉詩:「重暖帽寬氈履,小閣低窗深地爐。」《三國演義》第三七回:「一人暖帽遮頭,狐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
捉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絃歌。子貢乘肥馬,衣輕,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獸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獸骨燒成的炭或用炭屑和水製成的獸形炭。北周.庾信〈謝趙王賚絲布啟〉:「覆鳥毛而不暖,然獸炭而逾寒。」唐.張南史〈雪〉詩:「千門萬戶皆靜,獸炭皮自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