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6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鐵臥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硬漢,性情剛強的人。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你便有粉白黛綠妝宮樣,茜羅襪縷金裳,則我這鐵臥單有甚風流況?」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二折:「想我那往常伎倆,播弄的子弟如翻掌,這個鐵臥單我怎窩藏?」
峨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髻。唐.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金翹峨髻愁暮雲,沓颯起舞真珠。」
總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然、即使。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三折:「總然你富才華,高名分,誰不愛翠袖紅。」《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三來又貪著些小利,總然有些知覺,也裝聾作啞,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
凌波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神話傳說中水神居住的地方。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蕩香風呀羅翠颭湘煙,行一步似朝雲遠赴凌波殿。」
打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準備。元.曾瑞〈哨遍.十二宮套.耍孩兒.么〉:「窮養的無巴避,待准折舞歌扇,要打摸暖帽春衣。」
輪鎗拽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耍著槍、拖著腳步。形容輕敵或漫不經心的樣子。《西遊記》第四一回:「妖王輪鎗拽步,也無甚麼盔甲,只是腰間束一條錦繡戰,赤著腳,走出門前。」
噶舉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主要宗派之一。藏語bKa' brgyud pa的音譯。噶舉,意為口傳。由於此派特別著重密法的修習,而這些密法又全靠師長口授,故稱為「噶舉派」。又本派的祖瑪爾巴、密勒日巴等在修法時都穿白布,所以也稱為「白教」。十一世紀時,由瑪爾巴創立,傳與密勒日巴等,密勒日巴又傳法給岡波巴,由岡波巴門下弟子建立六個支派,大多以其寺院取名,教義差別不大,主要是月稱派的中觀見,強調瑜伽苦修,以證得大手印為圓滿。是西藏現存的主要佛教支派之一。
金三事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常把金製的牙籤、耳挖子等用環連在一起,叫「金三事兒」。婦女常將之掛在子上、衣襟上、領口上做裝飾品。《金瓶梅》第一四回:「因見春梅伶變,知是西門慶用過的ㄚ鬟,與了他一副金三事兒。」
不龜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使手凍傷的藥。利於漂洗綿絮、水中作戰等。宋.黃庭堅〈戲答史應之〉詩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龜藥,短漂絖暮江寒。」也稱為「不龜手藥」、「洴澼藥」。
呼拉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舞蹈。本為夏威夷土著的祭神舞,由接受祕傳的特定人代代相傳,後來逐漸普遍化。其特徵為舞者只扭動腰部和手腕搖擺,上半身幾乎不動。跳舞時腰間著草,故也稱為「草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