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魑魅寧無患,忠貞適有憑。猿山不斷,鳶跕路難登。海岸出交趾,江城連始興。繡衣當節制,幕府盛威稜。勿憚九嶷險,須令百越澄。立談多感激,行李即嚴凝。離別胡為者,雲霄遲爾昇。 〔注解〕 (1) 膺:胸、內心。 (2) 長策:良好的計策。
推天搶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爭鬧不休。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他是個腰繫紅裙婦人,你試議論,有甚事便推天搶地手黏身。」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一折:「大嫂你靠這壁,休推天搶地;孩兒這裡耍哩,休天哭地。」
淅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細微的聲音。元.吳師道〈晚霜曲〉:「僵禽淅颯動庭竹,城上烏怨如哭。」
溶溶洩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舒緩、恬靜的樣子。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暮春》:「當此之時,雕梁燕語,綺檻鶯,靜院明軒,溶溶洩洩,對景行樂,未易以一言盡也。」宋.范成大〈眼兒媚.酣酣日腳紫煙浮〉詞:「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禁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折磨、受苦。宋.姜夔〈浣溪紗.雁怯重雲不肯〉詞:「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一折:「今日個強賴做他家裡的買身軀,我可也受禁持喫打罵,敢無重數。」
1.擺布。宋.姜夔〈浣溪沙.雁怯重雲不肯〉詞:「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居住在遠方的人。《詩經.齊風.甫田》:「無思遠人,勞心怛怛。」唐.李白〈烏夜〉詩:「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麻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的壞人,用來嚇唬哭中的小孩。唐.李匡義《資暇集.卷下.非麻胡》:「俗怖嬰兒曰:『麻胡來!』不知其源者,以為多髯之神而驗刺者,非也。隋將軍麻祜,性酷虐,煬帝令開汴河,威稜既盛,至稚童望風而畏,互相恐嚇曰:『麻祜來!』稚童語不正,轉祜為胡。」也稱為「麻虎子」、「馬虎子」。
打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尼、道士盤腿靜坐,使心入定,稱為「打坐」。《西遊記》第九回:「正當打坐參禪,忽聞得小兒哭之聲,一時心動,急到江邊觀看。」《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在這邊廂讀書,老和尚在那邊打坐,每晚要到三更天。」也稱為「打禪」。
著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彷彿、依稀。宋.李石〈烏夜.鸞鏡愁添眉黛〉詞:「醉裡懵騰淚洗,夢中著摸魂飛。」
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屬樂府清商曲辭,起源於荊郢樊鄧一帶,其演唱形式做為尾聲的「送」與幫腔形式的「和」,與吳歌有別,故稱為「西曲」。如〈石城樂〉、〈烏夜〉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