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嚘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低而雜亂的聲音。唐.韓愈〈送窮文〉:「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砉歘嚘嚶。」
倒舄摳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穿反,提起衣襟。比喻非常急切。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諕得你戰篤索,省可裡少哭!似這般愁紅慘綠待如何?我只索倒舄摳衣出門望。呀!原來是一封天子召賢書。」
不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氣詞,無義。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來波,我怨感我合硬咽;不剌,你哭你為甚迭。」元.范子安《竹葉舟.楔子》:「我看起來,你穿著這破不剌的舊衣,擎著這黃甘甘的瘦臉,必是來投託俺家師父的。」也作「不倈」、「不沙」、「不喇」。
銀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以銀作字示其音節。宋.張炎〈洞仙歌.野鵑月〉詞:「可惜歡娛地,雨冷雲昏,不見當時譜銀字。」
英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秀而傑出的人物。《晉書.卷九八.桓溫傳》:「桓溫……生未朞而太原溫嶠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及聞其聲,曰:『真英物也!』」宋.文天祥〈念奴嬌.水天空闊〉詞:「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啞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哭或抽噎的聲音。唐.王建〈傷鄰家鸚鸝〉詞:「舌關啞咽畜哀怨,開籠放飛離人眼。」唐.元稹〈秋堂夕〉詩:「兒屢啞咽,倦僮時寢興。」
赤腳大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天上一位不穿鞋的神仙,後相傳宋真宗無子,請方士祭天,上帝遂命赤腳大仙下凡,即為仁宗。貫華堂古本《水滸傳.楔子》:「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之時,晝夜哭不止。」後用來戲稱不穿鞋襪的人。
燕語鶯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子黃鶯鳴聲不絕於耳。《孤本元明雜劇.浣花溪.第三折》:「狂蜂浪蝶簷外舞,綠楊堤燕語鶯呼。」也作「燕語鶯」、「鶯燕語」。
刮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動物的叫聲。《老殘遊記》第六回:「又見那老鴉有一陣刮刮的叫了幾聲,彷彿他不是號寒饑,卻是為有言論自由的樂趣,來驕這曹州府百姓似的。」
趙冬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評價:3 著作:4 詩賞: 生平: 唐,定州人。個性放達,不屑世事。進士擢第,曆左拾遺。開元初,遷監察禦史,坐事流岳州。時與刺史張說數賦詩相倡和,後召還復官,累遷中書舍人。內供奉,終國子祭酒。冬曦兄冬日、弟和璧等六人,韋述弟亦六人,並詞學登科。 評價: 張說稱之曰:「韋趙昆季,人之杞梓。」 著作: 《全唐詩》有詩十九首。 詩賞: 《奉答燕公》趙冬曦「語別意淒淒,零陵湘水西。佳人金穀返,愛子洞庭迷。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