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飾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隗(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隗囂說:...
頭蓬面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蓬頭垢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蓬頭垢面」原作「亂首垢面」。《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記載,漢成帝陽朔年間,王莽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生病,他在一旁服侍時,藥都是自己嚐過後才端給王鳳喝,也無心整理容貌,任由頭髮散亂、臉面汙穢,一連幾個月都沒脫衣服上床休息。後來「蓬頭垢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亂首垢面」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頭髮散亂、面容骯髒的樣子。
村塢集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塢」的性質大抵相仿。「塢」本意為小城寨,原具軍事意義;西漢在居延地區設有「塢侯」,以防外敵。到王莽時,「塢」也是民眾為了自衛而設的城寨。東漢末年以後,民眾常在內亂時設「塢」以自保,或者流民集團移動後,設「塢」以謀自存自保,這和前述的「村」相仿。「塢」有的也設在高山上,往往自成一個世界,與外世隔絕,自耕自食。「塢」既是一個封閉社會,又是流民或難民集團,因此與漢代的里制社會以體或血緣關係為規範的現象相當不同,自有其維持秩序的規範,例如東漢末田疇在徐無山(河北)成立塢時,即訂有「殺傷、犯盜、諍訟之法」,重者處死刑,同時也...
妄稱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妄自尊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莽末年,群雄四起,經過幾次的爭戰後,就屬隗(ㄨㄟˇ)囂、公孫述、劉秀三人的勢力最大。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載,隗囂派馬援前往蜀地探探公孫述的實力,馬援和公孫述原是舊識,所以馬援本以為他倆這次見面,一定可以像從前一樣無所不談。沒想到馬援抵達蜀地後,公孫述卻擺出帝王的大場面,還要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爵。馬援很不高興,私底下跟公孫述左右的人說:「現在是誰的天下都還未底定,公孫述不趁現在去求取賢士,幫自己爭天下,反而在這裡講排場,自以為是皇帝,天下英才如何會久留?」於是就告辭走了。馬援回去對隗囂說:「公孫述只是井底之蛙而已,卻狂妄自大。你根本不用...
竊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奪取權位或帝位。《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明年,有鳶焚巢,殺子之異也。天象仍見,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竊位之象云。」
敬上愛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事長上,愛護晚輩或下人。形容待人謙恭有禮。《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孝弟忠恕,敬上愛下,博通舊聞,德行醇備,至於黃發,靡有愆失。」也作「敬上接下」。
苦節高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風亮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高風亮節」係由「高風」及「亮節」二語組合而成。 「高風」見於《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諸公薦舉,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
不謀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謀而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謀而合」原作「不謀而同」,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上》。班彪是班固的父親,為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漢末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二十餘歲的班彪避難於天水,依附於反對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隗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
意同情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聘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龔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68~西元11)字君實。漢彭城人。三舉孝廉,王莽秉政,歸隱鄉里,莽徵之不就,絕食而死。也作「龔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