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8.15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熏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嚇唬他人。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三.熏》:「凡熏人者,亦曰嚇人也。」《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賈子猷聽說辛名池有本外國書上的字眼,心想若是得了他這本書,將來做起文章來,倒可以借此熏人。」
複寫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塗有化學顏料,書寫時可複印相同字跡的紙。凡欲同時寫成兩份或數份相同文字時,可將此紙夾於紙張之間,於上層紙張書寫,下層即可得相同的文字。[例]手寫二聯式單據時,可使用複寫紙,以省去重複寫的麻煩。
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聰明的人也有糊塗、疏忽的時候。《官場維新記》第一○回:「我真『聰明一世,懵懂一時。』現在這習藝所,各省已經有好幾處開辦,我何不寫封信到湖北去,託朋友他一個底子來。」
面面皆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作星辰。」不但氣勢恢宏,對仗工整,而且與文昌祠的來源最為貼切,在各方面都照顧到了,因此梁章鉅將之錄在書中保存,以供後人欣賞參考。後來「面面俱到」被用來形容各方面都照顧到。
民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禍害。如:「掃除民害是警政機關的首要任務。」《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元嘉中涼州諸羌,一時俱反,南入蜀、漢,東三輔,延及并、冀,大為民害。」
突厥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厥、回紇等族使用的文字。基本上是一種音節文字,約由三十八到四十個符號組成。每個符號表示一個元音與輔音或雙輔音。通常由右向左橫寫。現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留有一些碑銘與本。
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行販售類似報紙的出版物。以活體木字排印,內容包括內閣發的皇帝諭旨、大臣奏議等京城內的官方文書、政治情報。頁數不定,一月一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個旨意,從內閣了出來,幾天兒工夫,就上了京報。」《二十年目睹怪現狀》第四七回:「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說是已經降了多少,每人給與薙刀一把,大約總有些降服的。」
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書籍。《漢書.卷三○.藝文志》:「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八.孝子傳》:「寫書不飲酒,恆日筆頭乾。」
六合拳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原名《心意六合拳譜》。清朝雍正年間河南李某著。由槍術創編成拳,而為形意拳的原本。此書之本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品三用太極拳的拳理加以解說,並取名為《三三拳譜》。
比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時。《禮記.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元曲選.馬陵道.第三折》:「比時龐涓要得寫天書,即免其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