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銜泣吞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琴劍飄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文人落江湖,飄流四方。《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二五.南西廂記.紅娘請生》:「可憐我琴劍飄零無厚聘,感不盡姻親事有成。」
氣忍聲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耳目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任齊州刺史時,采齊舊風,軌制合於規矩,帝下詔褒之。 (3) 高祖:跋宏(西元467∼499),又名元宏,北魏孝文皇帝,鮮卑族。改革吏治,並遷都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禁胡服、胡語,設學校,致力於漢化。廟號高祖。 (4) 齊:齊州,地約今山東省境內。 (5) 粲然:形容鮮明、清楚。 (6) 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清時為知州的尊稱。 (7) 變風易俗:改變舊風俗。見「移風易俗」。 (8) 褒美:獎勵、讚美。褒,音ㄅㄠ。 (9) 班:頒布。〔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
朝陽方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七十九年(西元1990)教育部所施行的全國輔導工作六年計畫試辦方案。目的在於展一般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提供問題行為學生成長自新的機會,以減少問題學生的比率,增進校園及社會的安寧。施行策略為充實學校輔導設施、辦理教師輔導研習、掌握問題行為學生資料、編配輔導教師實施個別輔導及團體輔導。
新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位於桃園市西南,北接觀音區,東鄰中壢區,南連楊梅區並與新竹縣交界,西瀕海。清乾隆初年,廣東省人范姜文質,攜家人墾於此,後因家中人口日多,增建新屋一棟,因而得名。
先鋒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最先起帶頭作用的組織或事物。如:「本系列產品是公司開海外市場的先鋒隊。」
銜聲茹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元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業。《三國志.卷二五.楊阜傳》:「伏惟陛下奉武皇帝開之大業,守文皇帝克終之元緒。」
魏道武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371~409)姓跋,名珪。在位二十三年(西元386~409)。武功頗盛,建立北魏。使鮮卑人分地定居、從事耕種,並任用漢人。晚年因服食寒食散,性情大變、猜忌多疑,並誅戮大臣,後為次子紹所殺,廟號太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