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染目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三.韓愈》引)公啟,字某,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琯,仍父子為宰相。融相天后,事遠不大傳。琯相元宗、肅宗,處艱難中,與道進退,薨贈太尉,流聲於茲。父乘,仕至祕書少監,贈太子詹事。公胚胎前光1>,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2>耳染,不學以能。始為鳳翔府3>參軍4>,尚少,人吏迎觀望見,咸曰:「真房太尉5>家子孫也。」不敢弄以事6>,轉同州7>澄城丞8>。益自飾理,同官憚伏9>。 〔注解〕 (1) 胚胎前光︰指生命孕育時,已受蔭前人之光。 (2) 擩:音ㄖㄨˋ,習染、感染。 (3) 鳳翔府:地約當...
益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加放肆,毫無忌懼怕。《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州吁益無忌憚,日夜與石厚商量篡奪之計。」
出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繼為他人的嗣子。《晉書.卷五.孝愍帝紀》:「孝愍皇帝鄴,字彥旗,武帝孫,吳孝王晏之子也。出繼後伯父秦獻王柬,襲封秦王。」《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情願出繼與鮑文卿名下為義子,改名鮑廷璽。」
犯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犯
目擩耳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三.韓愈》引)公啟,字某,河南人。其大王父融,王父琯,仍父子為宰相。融相天后,事遠不大傳。琯相元宗、肅宗,處艱難中,與道進退,薨贈太尉,流聲於茲。父乘,仕至祕書少監,贈太子詹事。公胚胎前光1>,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2>耳染,不學以能。始為鳳翔府3>參軍4>,尚少,人吏迎觀望見,咸曰:「真房太尉5>家子孫也。」不敢弄以事6>,轉同州7>澄城丞8>。益自飾理,同官憚伏9>。 〔注解〕 (1) 胚胎前光︰指生命孕育時,已受蔭前人之光。 (2) 擩:音ㄖㄨˋ,習染、感染。 (3) 鳳翔府:地約當...
舞文玩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舞文弄法」。見「舞文弄法」條。01.清.張際亮〈答黃樹齋鴻臚書〉:「今之外吏豈惟盜而已哉?其貪以浚民之脂膏,酷以干天之憤怒,舞文玩法以欺朝廷之耳目。」
頂門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使人茅塞頓開或讓行事能更扼要的方法。清.李顒〈答顧寧人先生書〉:「而鞭辟近裡一言,實吾人頂門針,對症藥,此則必不可。」
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昌明而盛大。《文選.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之朝。」《文選.班固.典引》:「雖不足雍容明盛萬分之一,猶啟發憤滿。」
納蘭容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澱區上庄皂甲屯。  納蘭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 "清詞三大家"。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
周情孔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常用以比喻人的情操高尚,或讚美人的作品思想堪稱典範。唐.李漢〈韓吏部侍郎昌黎先生愈文集序〉:「日光玉潔,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澤於道德仁義,炳如也。」宋.辛棄疾〈賀新郎.下馬東山路〉詞:「下馬東山路,恍臨風,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