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楮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發行的紙幣。因多用楮皮製造的紙印成,故稱為「楮幣」。《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李道傳傳》:「道傳應詔言楮幣之換,官民如讎;鈔法之行,商賈疑怨,賦斂增加,軍將推,皆切中時病。」也稱為「楮券」。
太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蘇武集》。 (2) 刻:傷害、削。 (3) 太山:即泰山。起於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於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嶽中的東嶽。 (4) 雞子:雞蛋。 (5) 湯:即商湯。商的開國君主,契之後,名履,生卒年不詳。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伐之,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 (6) 武: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參考資料〕 ■《晉書.卷七一.孫惠列傳》明公今旋軫臣子...
刀山劍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極殘忍的刑罰。參見「劍樹刀山」條。《宋史.卷四八一.列國世家四.南漢劉鋹傳》:「作燒煮剔、刀山劍樹之刑,或令罪人鬥虎抵象。」
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市街上的行人。《新唐書.卷一六七.皇甫鎛傳》:「鎛以吏道進,既由聚斂句為宰相,至雖市道皆嗤之。」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日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日、每天。《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八出》:「人牛,殺人犬,是我日逐營生。」《儒林外史》第一回:「見那闖學堂的書客,就買幾本舊書,日逐把牛拴了,坐在柳陰樹下看。」也作「逐日」。
啄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敲門聲。唐.韓愈〈啄行〉:「啄啄,有客至門。」(2)形容雞啄食聲。唐.韓愈〈嗟哉董生行〉:「啄啄庭中拾蟲蟻,哺之不食鳴聲悲。」
窅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邃的樣子。唐.韓愈〈啄行〉:「窅窅深塹,其墉甚完。」
階級鬥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階級之間的衝突。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被削者與削者之間的階級鬥爭,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水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的侵蝕作用。指由於水的衝擊與溶解,造成土壤流失、岩石落等現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