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住囊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ikopleura longicauda (Vogt, 1854)
軀幹長可達1.2公釐,成熟體長一般都在500~900μ,部可達4.2公釐,食道呈拇指狀突起,成熟個體生殖線背端超過消化器官的背緣,其前則被消化器官所遮蓋,部的肌肉帶寬廣,沒有索下細胞。
在全世界溫帶海域廣泛分布,為黑潮帶最普遍的種類。
漂浮於海面自由游泳生活,終生保留其及脊索,停留在幼體階段。
無。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索動物亞門(Subphylum Urochordata)
海鞘綱(Class Appendicularia)
牽尪姨,順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媒順著對方的心意說話。比喻揣摩情況來決定說話內容。
濱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與非繁殖季羽色略異。繁殖羽頭上鏽紅色有黑色縱斑,眉斑白色,喉、頰、頸側灰白色,有黑褐色縱斑。肩羽、背、腰及上覆羽黑色帶紅褐色邊緣。翼上覆羽暗褐色,緣白色。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飛羽暗褐色、基部白色,三級飛羽黑色、羽緣紅褐色。羽灰褐色,中央一對末端黑色,羽緣紅褐色,其它羽羽緣白色。胸、腋褐色帶有少許黑褐色橫斑。腹部及下覆羽白色。非繁殖季全身羽色轉灰褐,僅頭頂帶繡紅色,胸部淡灰色帶黑色細縱紋。眼褐色,喙黑褐色,跗蹠及趾欖黃褐色。
相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後相互援救。《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至於啟戎行,不敢有辭,僕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相衛,又脣齒之喻也。」也作「首相救」、「首相援」。
眼眶牛魚(斑瞳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egocia gutta (Cuvier, 1829)
體延長,頭長而平扁,無顆粒狀突起,但具棘和稜。頭側有2縱稜脊,眶上骨有棘,眶下骨具棘突。前鰓蓋有2枚棘,無前向倒棘,間鰓蓋膜片大,且寬度長於長度,前端為圓形。體被櫛鱗,側線前方數鱗各具1小棘。虹膜瓣具毛緣。體黃褐色,有8條明顯之暗色斑橫列於背部;體側、頭部及鰭條有暗棕色斑點。
日本、中國及台灣海域。
喜棲息於近岸的砂泥底質海域,其身上的花紋體色使其偽裝在砂泥中,不易被其他魚類或甲殼類發現,並以此方式伺機捕食。
可用底拖網或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質佳,以油煎食之味道相當不錯。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魚亞目(Suborder Platycephal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魚科或鯒科(Family Platycepha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尖。手掌的指頭、指尖部分。
紐西蘭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ystacina tuberculata (Gray, 1843)
頭軀幹長6~6.8公分,長1~1.2公分,前臂長4~4.5公分,翼展30公分,成體體重12~15公克,背部灰褐色,腹部毛色較淺。
紐西蘭。
棲息地為森林,棲所為樹洞、洞穴、岩縫、地道等,多隻蝙蝠會一起啃開樹洞築窩;食性很廣,包括飛行或停棲的節肢動物、果實、花蜜與花粉等;群居性,每年秋季生殖,有生殖延遲的現象,幼蝠在12~1月的夏季出生。由於森林砍伐,外來種獸類的捕食,意外毒殺,及人類干擾,生存倍受威脅。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紐西蘭短蝠科 (Family Mystacinidae)
唇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頭部與頸背稍凸,吻部筆直。口中大,端位,下頜稍突出,略可向前伸出;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有一對大犬齒。鼻孔每側 2個。前鰓蓋骨邊緣具鋸齒,左右鰓膜癒合,不與峽部相逢。體被大形圓鱗;頭部眼上方背面被鱗。D.X, 8-9(9); A.III, 8; P.12; L.l.14-16+7-9; G.R.5-7+6-7;鰭圓形,成魚上下緣鰭條較突出;成魚腹鰭第一軟條延長,向後達肛門。體褐色至橄欖色,具許多白色至粉紅色小點;頭具許多橙紅點或短紋;奇鰭與腹鰭具白點;背鰭第I與第II棘間具一灰斑。幼魚眼周圍具黑紋;體側具小白點;鰭基部白色。
肩章果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pomops franqueti (Tomes, 1860)
耳基部有白毛,雄性有2對咽喉囊,肩部亦有囊袋,且有白色或黃色叢狀長毛;體色一般灰褐色,但個體間變異大。頭軀幹長13.5~18公分,無,前臂長7.4~10.2公分,雄性成蝠體重59~160公克,雌性成蝠體重56~115公克。
象牙海岸到蘇丹、往南到安哥拉與尚比亞。
主要棲息地在森林,但開闊地亦可發現;通常單獨或2、3隻一起棲息在樹上4~5公尺高之處,不聚成大群;喜食番石榴、香蕉、榕果等軟果。烏干達的無肩章果蝠有2生殖季,分別在4、9月下旬,幼蝠在9、2月下旬,雨季開始或剛結束時出生,懷孕期約5~6個月。雌蝠出生 6個月後性成熟,12個月可生產,雄蝠約11個月後性成熟。
T0000000886--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T0000000935--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T0000000936--大蝙蝠科(Family Pteropodidae)
橫帶高鰭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卵圓形而側扁。口小,端位,上下頜齒較大,齒固定不可動,扁平,邊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為IV棘及III棘,而前方軟條較後方延長,呈傘形;腹鰭I,5;鰭弧形。棘在柄前部,稍可活動。體呈灰白色,體側具6條褐色垂直橫帶,橫帶上另具細橫帶;柄褐色,柄棘及溝則為暗色;幼魚體色為黃色,亦具有橫帶。(Zebrasoma veliferum)為同種異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