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8.3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編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中國古代禮樂中重要樂器,由石或玉做成「磬」,常見十六面為一組,以大小或厚薄定音高,按音高或面數排列為一排或上下兩排。可演奏出具有十二律的音高。「金石之聲」中的「石」就是指編磬。磬身雕鏤虎、魚、鳳鳥等花紋為飾,是先民樂舞活動及祭祀典禮中不可或缺的樂器
詠嘆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劇中情致高昂部分所用的樂曲。都為純粹的獨唱曲,有管弦或鍵盤樂器等伴奏,非常華美。
鐘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寬度和厚度相同、長短不等的長方形鋁合金片或鋼片製成音片。為英語Glockenspiel的意譯。常見的形式有兩種:用於樂隊的普通鐘琴,音片按鋼琴黑白鍵的序列,排列在梯形盒內,演奏時用槌敲擊音片的中間。用於笛鼓樂隊的鐘琴,音片自上而下橫列於框架上,演奏時左手將琴舉起,右手執鎚敲擊。
能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源於室町時期的日本古典藝術表演,乃世阿彌元清父子所創。表演時由男演員穿著華麗的服裝,帶著面具,配合著極簡單的樂器伴奏,藉由臺詞、身段、舞蹈和合唱,表達戲劇內涵。也稱為「能樂」。
雷鳴瓦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瓦釜雷鳴」用來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亦用來比喻拙劣的文章卻風行於世。宋朝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正以「瓦釜雷鳴」比喻文章之拙劣與風行。
四重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樂曲。通常使用奏鳴曲套曲形式,有四個樂章。最常見的有以兩個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奏的弦樂四重奏及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演奏的鋼琴四重奏,也有由管樂器與弦樂器演奏的。如:「莫札特所作的F大調四重奏是由雙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共同演奏的。」
魯特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彈撥樂器。主要指中世紀到巴洛克時期在歐洲使用的一類古樂器之總稱。為英語Lute的音譯。其構造面平背駝,形似被剖成兩半的西洋梨,琴弦由四條到二十條不等。西元十四到十七世紀間相當流行。後世的梨形樂器如曼陀鈴等,均屬魯特琴類。
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以後,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係,且逐步融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也稱為「南樂」。
檀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以檀木製成的拍板。常用於戲曲伴奏或器樂合奏。《金瓶梅》第五四回:「吳銘、李惠立在太湖石邊,輕撥琵琶,漫擎檀板,唱一隻曲。」《紅樓夢》第五回:「舞女們答應了,便輕敲檀板,款按銀箏。」參見「拍板」條。
於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居安思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有一次幾個諸侯國聯合攻打鄭國,鄭國人相當害怕,就準備禮物要去賄賂其中最大的晉國,用以求和。鄭國一共送了三名樂師,裝配齊全的兵車一百輛,各種樂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給晉國。晉國國君晉悼公看到後,非常高興,將半數的樂器與歌女賜給大臣魏絳,感謝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今天國家這樣的強盛,是因國君您的才能及眾臣的同心協力,我個人哪有什麼貢獻呢?但臣希望您在享樂的同時,不要忘了國家大事。《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