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棘花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ectranthias kelloggi (Jordan and Evermann, 1903)
體卵圓形側扁;前鰓蓋具細鋸齒緣;背鰭軟條與硬棘部間有淺缺刻,第二軟條呈絲狀延長;尾鰭淺凹,最上方軟條呈絲狀延長。體粉紅色有3個粗的暗紅色橫帶,另1小紅點位於尾基上緣。體長可達12公分。
南日本,台灣及夏威夷
棲息於100~300公尺深岩礁間之砂質底,多以拖網捕撈。棲息於西太平洋與夏威夷者因側線數,鰓耙數及色彩略異,故有些學者將之分隸屬2個不同的亞種。
食用,可製成煉製食品。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角鯊或高鰭棘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qualus blainvillei (Risso, 1826)
體形較壯碩;吻寬且長,吻端呈拋物線狀;由吻端至外鼻孔之斜線距離,長於由外鼻孔至上唇溝外角之距離;口前吻長為口裂寬之1.0~1.3倍;眼眶前吻長短於眼徑之兩倍長;眼較接近吻端而離鰓裂較遠;鼻孔較接近吻端而離口裂較遠;前鼻瓣分葉大而明顯。第一背鰭硬棘長,長度接近或幾乎等於基底長,硬棘尖端僅稍低於背鰭外角;第二背鰭硬棘高過背鰭,高度通常大於全長之6%;第一背鰭起點位置約與胸鰭基底後端相對,硬棘基點則與胸鰭內緣相對,且離胸鰭後角尚有一段距離,第一背鰭高,高度超過其長度之3/4;第二背鰭明顯小於第一背鰭,高度大於全長之6%;胸鰭較寬,後緣稍凹入,後角窄圓;腹鰭位於兩背鰭之中間位置;尾鰭長,後緣明顯凹入。...
本種主要出現於東大西洋近岸水域,及西太平洋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越南、澳洲南岸沿近海域,臺灣地區於東部及東北部沿海有漁獲記錄。
溫帶及熱帶水域常見的種類,常見於陸棚區及斜坡區上層,棲息水深16~440公尺,底棲性,有群聚性。非洲西岸分布者常出現於泥底、水溫11~18℃、鹽度36%之水域(16~255公尺深)。卵胎生,每胎產仔3~4尾。以硬骨魚類、甲殼類、頭足類為食。可成長至95公分以上,最小性成熟體長雌、雄分別為60公分及50公分。
可由底拖網、刺網、延繩釣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棘鮫科(Family Squalidae),Dogfish Sharks
野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為周代主掌通達道路的官。《周禮.秋官.野廬》:「野廬掌達國道路至于四畿。」
鐵線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被毛。2回羽狀複葉,紙質;小葉15片,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不裂或3淺裂,全緣,兩面被毛,3出脈。花白色,平展;萼片4。

擬耳烏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套膜短,鰭生長在外套膜兩側。背面有橙色小點散佈。腕細,腕吸盤基部2列,前端部4列。觸腕掌部吸盤微小,約有8列。
巨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巨猿是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中,相當重要的一種。它的外型像現在的猩猩,特徵則介於猿類和人類之間,體型碩大,是目前現生與化石種靈長類動物中最為龐大的。 目前在中國大陸華南地區更新世早中期的一些洞穴堆積中,皆有發現其化石的紀錄,但大多為牙齒與極少數的下頷骨碎片。下頷骨比任何化石或現生的猿類或人類的下頷骨都還大,並且有強壯的犬齒和較寬大的臼齒,臼齒琺瑯質很厚、咀嚼面的紋路粗糙簡單。可是也因為相關的化石發現不多,使得目前古生物學家對於其起源與演化的理解也都還停留在推測的階段。
菊池壁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菊池壁虎是軀幹長約10公分,最大全長可達20公分的壁虎,其體背主要以褐色為主,有著深淺不一的斑點。其中從頸部到尾部有十數對兩兩成對的深色斑,形成背部較特殊的特徵,背部的鱗片兼具有細小的粒鱗與大型的疣鱗。尾部有許多櫛刺狀的鱗片,以環狀的方式排列,四肢指端明顯擴張,指下有單列的指瓣。菊池壁虎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壁虎,一次會產下兩枚緊密相連的卵。
飯島銀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細長,稍側扁,尾柄較長,腹部圓。頭中大,頭頂稍隆起。吻略尖。眼大,上位。口斜裂,上頜較下頜為長。咽頭齒2列,齒式5.3-3.5。唇薄。有鬚1對。鰓耙退化,排列稀疏。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較平直,側線鱗數34-35,背前鱗 10-11。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腹鰭 7(分枝軟條)。體背側灰褐色,頭背部略呈灰黑色,腹側灰白;體側中央有一條不明顯之黑色縱帶,帶有金色光澤。體背側每個鱗片邊緣為黑色而構成網狀紋。背、臀鰭散在不規則排列之小黑點;其餘各鰭透明無斑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親的父母家。《後漢書.卷二七.杜林傳》:「又外張竦父子喜文采,林從竦受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太平廣記.卷四八六.無雙傳》:「初,仙客父亡,與母同歸外。」
梭德遊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mphiesma sauteri sauteri (Boulenger, 1908)
小型蛇,體色呈暗褐色,頸部有一白色之V型花紋;腹鱗兩側有黑色斑點,自頭後向尾部之體側連成1線;背鱗列數為17列。
台灣、中國大陸南部、越南北部。
分布於中、低海拔之山區,常出現在潮溼的草澤、灌叢、樹林邊緣等環境,尚稱普遍。日行性,卵生,每窩可產卵10餘枚。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