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輔佐政事。《漢書.卷八二.史丹傳》:「丹之輔相,皆此類也。」
并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力、通力。《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吳王》:「明蘇秦之約,厲荊軻之威,井力一心,以備秦然。」《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與聞政事,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并力。」也作「併力」。
官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稱處理國家事務或地方行政的機關。如:「官廳的警衛森嚴。」宋.孔平仲〈冬曉〉詩:「城上猶吹角,官廳已罷更。」
2.舊制衙署中所設,屬員參謁長官的處所。如:「這間官廳的擺設十分富麗堂皇。」
3.清制屬於步軍統領衙門的駐所。
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宋代的政事堂。宋.葉少蘊《石林詩話.卷中》:「文潞公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荊公行至題下,特遲留誦詩。」
布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施恩德。《國語.魯語上》:「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文選.班固.東都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
良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掌管有關酒的政事。隋置唐循,明清亦設。《隋書.卷二八.百官志下》:「光祿寺統太官、肴藏、良醞、掌醢等署。……良醞有掌醞。」
遺臭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惡名永遠流傳後世嗎?」由此可以看出,桓溫認為要讓美名流芳後世,是不容易;但是如果能讓臭名傳於後世,也應算是值得自豪的事了。這...
無所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置可否」。見「不置可否」條。01.宋.汪藻〈尚書禮部侍郎致仕贈大中大夫衛公墓誌銘〉:「惟恐失人主之意,故于政事無所可否,馴致前日之禍,自今當以為戒。」(源)02.金.王若虛〈君事實辨下〉:「憲宗朝,李絳、李吉甫數爭論于上前,禮部尚書同平章事權德輿居中,無所可否。上鄙之。」 
刻骨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歸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回家休息。《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