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核子武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原子核分裂或融合反應所釋出巨大的能量,產生炸傷害的武器。其殺傷力較普通武器多數百萬倍。如氫彈、原子彈等皆是。也稱為「核武器」。
艾麗查奧若什科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好友。16歲時與一波蘭貴族結婚。1863年1月因立陶宛和波蘭的青年反抗俄國長期的民族壓迫和統治,發了一月起義。在起義中,她積極參加起義部隊中通訊聯絡、籌辦糧餉和縫製衣服的工作,並且藏匿起義領導人羅穆爾德•特羅哥德(Romuald Traugutt),把他送到邊境。她在這次起義中的行為使得她和保守、反對起義的丈夫產生了分歧。令人驚異的是起義失敗後,她丈夫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領地被沙皇政府沒收,奧若什科娃到格羅德諾城中父親的領地居住,開始接觸城市生活,這成為她早期創作的主題。1867年時的奧若什科娃19世紀60年代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ermium,Fm)化學元素。原子序100。一種人造的放射性元素。最早於西元一九五二年在氫彈後的碎片中發現。今可在核子反應爐中製造取得。
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水底活動的潛水人員。一般負責修護船底、進行水下破或偵察海域等任務。我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偵搜部隊即屬之。
啞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生故障而未炸的炮。也稱為「瞎炮」。
路易十六(Louis Ⅹ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紐西蘭的波里尼西亞民族,為波里尼西亞群島移民的後裔。大部分居住在北島。操毛利語,十九世紀中業開始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文字,原信多神,後受西方文化影響,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傳統上,部落為其最大的社會組織,崇拜共同的始祖。家族為基本的生產團體,有芋、薯等農作,兼以採集、狩獵為生。成年禮、婚禮、葬禮是族內主要的儀式,部落廣場上的公眾會議屋,是全族聚會的場所。西元一八四○年,英人向紐西蘭殖民,一八六○年代,毛利人與殖民政府發領土戰爭,土地糾紛不斷。二十世紀初,毛利領袖始有力量向紐西蘭政府,爭取社會經濟的平等待遇。
工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工程單位的軍種。執行任務包括建築、破、測量、製圖、道路與橋梁構築及偽裝等工事。
炸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炸藥破,使之毀壞。如:「空軍奮勇出擊,將敵軍設施完全炸毀。」
水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水中炸武器。通常布放於水中,當艦船接近至其威力範圍內,由於艦船磁場、艦船行動之音響或艦船直接觸及水雷,引發其發火裝置而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