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露肘捉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以漆投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膠似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膠似漆」原作「如膠如漆」。子夏去拜訪曾子,曾子便請他進來吃點東西。子夏問曾子說:「你這樣做,豈不是太麻煩您了嗎?」曾子便回答說:「對君子而言有三件麻煩的事情,飲食卻不包括在內;對君子而言,也有三件快樂的事情,而欣賞鐘磬琴瑟之美卻不包括在內。」子夏聽了,便請教曾子:「什麼是三件快樂的事情呢?」曾子回答:「有父母可以敬畏,有君王可以事奉,有兒子可以傳授,這是第一件。當父母犯錯的時候可以規勸他;當君王不行仁政時可以離開他;當兒子做錯事時可以責備他,這是第二件。可以告訴君王治國的道理;可以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是第三件。」子夏又問:「那麼三件麻煩的事又是什...
掣衿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轉愁為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變憂愁焦慮為喜悅快樂。明.陸采《懷香記》第二二齣:「解雙眉轉愁為喜,訂芳期歡聲和氣。」也作「轉憂成喜」、「轉憂為喜」。
伊比鳩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伊比鳩魯所講授的哲學。包括物理學及對倫理學、人生觀、政治哲學與社會演進的主張,以自我主義為中心,享樂主義為理想,契約論為基礎,是一種利己的快樂主義。
抃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掌歡躍,表示非常快樂。《列子.湯問》:「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文選.嵇康.琴賦》:「其康樂者聞之,則欨愉懽釋,抃舞踊溢。」
那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等、多麼。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二折:「往常時紫羅襴白象簡,那等尊貴。今日葛巾野服,似覺快樂也呵。」
同休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7) 明令德:通曉善良的品德。 (8) 相:音ㄒ|ㄤˋ,輔佐、幫助。 (9) 休:喜悅、快樂。 (10) 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
捉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一則提到孔子的學生原憲過著貧苦的生活,「振襟則肘見」,但卻自得其樂,沉浸在求學、求道的快樂中。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乏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注意力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太吵得容易引起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可能已經自我放棄,他們可能已經放棄嘗試滿足需求,他們常常發呆或不快樂、不參與活動,並逐漸退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渴求注意力是一種正當的需求、注意力需求英文關鍵字: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Attention Needs 參考資料廖淑台著。兒童行為輔導, 2011年9月,頁12-6~12-8,禾豐書局有限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