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羊胃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時,李軼、王匡等驕縱擅命,其所授官爵者皆社會地位卑下之人,被看作小人,時人作謠諷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典出《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後比喻官場中多是一些汙、充數的人物。
壩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壩的基礎。如:「為維護壩基安全,水庫附近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須確實做好。」
否極泰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夫吉者,凶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 〔注解〕 (1) 隸: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老鶴乘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敘衛懿公愛鶴,讓鶴享有俸祿爵位,乘坐軒車,而引起國人不滿的故事。典出《左傳.閔公二年》。比喻亂頒職位、充官位。宋.王禹偁〈三黜賦〉:「羝羊觸藩,老鶴乘軒,不我知者,猶謂乎郎官貴而郡守尊也。」
危於重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君聽臣計則生,不聽臣計則死。」李兌曰:「先生就舍,明日復來見兌也。」蘇秦出。■《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王稽辭魏去,過載范雎入秦。至湖,望見車騎從西來。范雎曰:「彼來者為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關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
片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言九鼎」。見「一言九鼎」條。01.宋.王子俊《格齋四六.卷二.謝李憲特薦》:「敢期剡牘併錄陳人,三豪輒於一名,片言良重於九鼎。」02.明.茅維《醉新豐》第二齣:「況老先生翰苑高名,片言九鼎,怎好輕易干瀆?」  
淫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的祠廟。《宋書.卷三.武帝本紀下》:「淫祠惑民費財,前典所絕,可並下在所除諸房廟。」《新唐書.卷一一五.狄仁傑傳》:「吳、楚俗多淫祠,仁傑一禁止,凡毀千七百房,止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而已。」
更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無是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是處。指人品行不好,專做壞事。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你一心淫無是處,要將人白賴取。」
惡聲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獸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亂者,謂之『狼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