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借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人借錢。《清史稿.卷一二一.食貨志二》:「時各省藩庫,因州縣有急需,往往行借款,日久未歸,展轉挪抵,弊混叢生。」
迎刃而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尼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中專供僧官與侍尼寢息的屋舍,往來僧官多居此,以少尼侍寢,類似撂站,故稱為「尼站」。元.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上.尼站》:「臨平明因寺,尼大剎也。往來僧官每至,必呼尼之少艾者供寢,寺中苦之,於是專作一寮,貯尼之嘗有違者,以供不時之需,名曰尼站。」
簪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後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簪筆,無以頌唐風。」
情緒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分的青年而言,情緒的苦惱是暫時的,而且能圓滿解決。但對某些青年而言,這種壓力會導致青少年犯罪、藥物用、或企圖自殺。 舉例  在小學高年級,與身體、認知、和社會發展有關的情緒問題也是相當普遍的。雖然一般前青年期的兒童是快樂而樂觀的,但他們也有許多恐懼,像害怕不受同儕團體接納、沒有好朋友、受父母懲罰、父母離婚、或害怕學業表現不佳。  此年齡階段的情緒反應還包括憤怒(以及害怕無法控制憤怒的恐懼)、罪惡感、挫折感,和忌妒。前青年前的青少年需要成人的幫助,一但能瞭解,這些情緒和恐懼是成長過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即使成人認為這些情...
刷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卷,稽查各所屬衙門審理刑獄案件的情形。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隨處審囚刷卷,體察官汙吏。」《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在京二年,為『急缺風憲事』,選授監察御史,差往南京刷卷。」也作「磨刷」、「照刷」。
鵝行鴨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走路緩慢。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三齣:「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水滸傳》第三二回:「你兩個閑常在鎮上抬轎時,只是鵝行鴨步。如今卻怎地這等走的快?」也作「鴨步鵝行」。
坐而待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同實;短兵2>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故凡兵有大論,必先論其器,論其士,論其將,論其主。故曰:器惡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士不可用者,以其將予人也;將不知兵者,以其主予人也;主不積務於兵者,以其國予人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短兵:與長兵相對而言的較短兵器。〔參考資料〕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衝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流沖破堤防。如:「豪雨使河水暴漲,衝決土壩,氾成災。」也作「沖決」。
騷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原作〈離騷〉,抒寫其憂鬱,後人紛然效仿而作,因稱此類辭賦為「騷體」。大抵文句鋪張綿衍,好用兮字以襯音節,為辭賦之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