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立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表達特殊風格、不含貶意味的語詞。如「死亡」一詞,與含尊敬的「崩殂」或輕視的「翹辮子」二詞相比,其語義顯然中立。
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 Carl Gustaf Verner von Heidenstam,又譯魏爾納海頓斯坦姆,1859年7月6日-1940年5月20日,瑞典詩人、小說家,1912年成為瑞典學院院士,1916年為「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佔之重要代表地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海登斯坦的作品主要描述瑞典人的生活,富有愛國熱情,主要作品有詩集《朝聖年代》(Vallfart och vandringsår,1888年)。著有:《Från Col di Tenda till Blocksberg》(1888年)《朝聖年...
雷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潘達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0~1929)字鐵蒼,廣東番禺人。早歲入同盟會,創辦平民日報、時事畫報,宣傳革命。辛亥廣州三二九之役,殉難者暴屍遍地,潘氏奔走九善堂,收集烈士遺骸,得七十二具,叢葬於黃花岡。晚年潛心學佛,在棲霞寺受戒為僧,法號妙化。圓寂後,政府曾明令揚。
徐世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5~1939)字菊人,號東海,河北天津人。清光緒十二年進士。歷任東三省總督、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等。民國後任國務卿,民國七年當選為大總統,十一年辭職。抗戰時,日軍威脅利誘,不為所動,逝世後,國民政府明令揚。著有《歐戰後之中國》、《清儒學案》、《顏李師承記》等。
沒包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可批評、指摘,沒有缺陷。宋.王楙《野客叢書.杜撰》:「包拯為臺官,……『沒包彈』。」《董西廂》卷一:「也沒首飾鉛華,自然沒包彈,淡淨的衣服兒扮得如法。」也作「沒彈剝」、「無彈」。
羅福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4~1914)字東亞,廣東鎮平人。生於印尼巴達維亞,曾在苗栗縣求學,在廣東加入同盟會,任廣州府學堂監督、新加坡華僑中學校長、巴達維亞中學校長。參與廣州三二九之役。民國以後,在臺灣組同盟會支部,遍設抗日組織,事洩被捕,以首謀叛逆罪名,被處絞刑。臺灣光復,政府於民國四十二年明令揚。
元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功績。《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紀》:「顯爵所以元功,重賞所以寵烈士。」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元功既舉,人咸歎超之先覺。」
趁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詩者就韻成句,而不顧文義是否適當。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權龍》:「好賦詩而不知聲律……嘗吟夏日詩:『嚴霜白皓皓,明月赤團團。』或曰:『豈是夏景?』答曰:『趁韻而已。』」
獎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勉美。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幸推下流,大開獎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