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佻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薄浮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今小品猶存」句下劉孝標注引《語林》曰:「縱復服從,亦名不益高。若佻脫不合,便喪十年所保。」《聊齋志異.卷一○.胭脂》:「對戶龔姓之妻王氏,佻脫善謔,女中談友也。」
驀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不相識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可憐裴蘭孫是個嬌滴滴的中處子,見了一個驀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不想今日出頭露面。」也作「陌生人」。
寄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寄信。北周.庾信〈竹杖賦〉:「親友離絕,妻拏流轉,玉關寄書,章臺留釧。」清.張景祁〈雙雙燕.玳梁對語〉詞:「怕負了深,寄書香縷。」
身顯名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世聲名顯赫遠揚。元.施惠《幽記》第三六齣:「所喜者志得意滿,身顯名揚;所悲者家園蕩廢,琴瑟淒涼。」
拘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拘泥。元.施惠《幽記》第四齣:「你道效死而民勿去,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遷國圖存之計。」《老殘遊記》第九回:「漢儒拘守章句,反遺大旨。」
女兒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未婚少女皆梳妝打扮,頭簪石榴花;已婚婦女亦歸寧回家看父母,稱為「女兒節」。明.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城東內外.春場》:「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五月.端陽》:「飾小女盡態極妍,已嫁之女亦各歸寧,呼是日為女兒節。」
俏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流俊俏。《董西廂》卷一:「教惺惺浪兒每都伏咱,不曾胡來,俏倬是生涯。」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香繡閣風流的美女佳人,大廈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也作「俏簇」。
號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軍士所穿,帶有編號的制服。唐.高駢〈怨〉詩:「如今又獻征南策,早晚催縫帶號衣。」
弄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執筆寫字、為文、作畫。唐.韓愈〈寄盧仝〉詩:「往年弄筆嘲同異,怪辭驚眾謗不已。」唐.元稹〈晚〉詩:「調弦不成曲,學書徒弄筆。」
怨世罵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怨咒罵當世的習俗。《紅樓夢》第一回:「則知作者本意原為記述當日情,並非怨世罵時之書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