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808 ms
共 7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雖是個翦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
口尚乳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ㄐ|,人名。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為劉邦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
(3) 緩頰:替人求請。
(4) 生:先生,指酈食其。
(5)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6) 當:通「擋」,音ㄉㄤˇ。匹敵、抵抗。
|
非愚則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愚蠢,就是故意欺騙人。《莊子.秋水》:「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
|
見利忘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利忘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高祖過世後,即位的惠帝生性懦弱,由母親呂后掌握政權,其間殘害劉氏親屬,大力提拔呂氏宗親。呂后一死,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想趁機剷除呂氏外戚的勢力,但是周勃一直無法順利入主當時由呂祿掌管的北軍。陳平和周勃知道酈寄和呂祿是好友後,就挾持酈寄的父親酈商,要他騙呂祿出遊,酈寄沒辦法,只好答應。周勃入據北軍後,先誅殺呂祿,接著一一剷除朝中呂氏勢力,使得漢文帝順利的繼位。班固在《漢書》中記載這則歷史事件,並且做下評論:漢文帝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不顧道義,出賣朋友。但酈寄會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救父親,一方面為了國家的安定,不能說他出賣朋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
桃來李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做為準則了。因為人家送給我桃子,我回報他李子,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有人說小羊的頭上生了角,那就是在欺騙人了。」後來「投桃報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朋友間友好往來或相互贈答。
|
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通「譸」。《爾雅.釋訓》:「侜張,誑也。」《詩經.陳風.防有鵲巢》:「誰侜予美?」漢.鄭玄.箋:「誰侜張誑欺我所美之人乎?」
|
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或手段騙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丹客專以此術哄人,人便死心塌地信他,道是真了。」《紅樓夢》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偷鈴,哄人而已。」
|
充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遣發罪犯到遠地服役,稱為「充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認假作真倚官拐騙人口,也問了一個充軍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裡交結欽犯,藏著欽贓,若還首出來,就是殺頭充軍的罪,他還敢怎樣你!」
|
巧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巧詐的手段騙取。如:「巧取豪奪」。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豪奪巧取,歲以多金寄歸。」
|
吃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大陸地區喻上當受騙吃苦頭。如:「這件事要考慮清楚,得當心人家給你吃藥。」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