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為法自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之一。由於商鞅執法非常嚴苛,得罪許多王親貴戚。孝公死後,惠公即位。惠公原本就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再加上公子虔等人對商鞅懷恨在心,密告他有謀反意圖,於是派遣官吏全力捉拿他到案。商鞅潛逃到函谷關時,想要到旅舍投宿,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這是商鞅制定的法令,讓身分不明的人留宿旅舍,被查到了會遭到牽連而受罰。」拒絕讓他留宿。商鞅嘆氣說:「唉!自己訂立的法規,竟然把自己害到這種地步!」後來「作法自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作自受。出現「作法自斃」的書證如:《聊齋志異.卷四.余德》:「余笑起,飛一巨觥;酒方引滿,蝶亦颺去。頃之,鼓又作,兩蝶飛集余冠。余笑云:『作法自斃矣。』亦引二觥...
伸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訴洗刷冤屈。如:「包拯是中國歷史上公正廉明,專為百姓伸冤的好官。」
黔驢技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黔驢技窮」。見「黔驢技窮」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四.書簡.答王師吉書》:「今上公聰明仁武,遠過文侯,而弟樸樕椎魯,大媿此三賢矣。特恐黔驢技盡,為諸鄉親羞耳。」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不副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1>莽乃起事,上書言:「臣以元壽二年六月戊午倉卒之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宮;庚申拜為大司馬,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備四輔官;今年四月甲子復拜為宰衡,位上公。臣莽伏自惟,爵為新都侯,號為安漢公,官為宰衡、太傅、大司馬,爵貴號尊官重,一身蒙大寵者五,誠非鄙臣所能堪。據元始三年,天下歲已復,官屬宜皆置。《穀梁傳》2>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為,宰衡3>官以正百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4>,名實不副。臣莽無兼官之材,今聖朝既過誤而用之,臣請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
聘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間互相聘問之禮。《儀禮.聘禮》:「聘禮,君與卿圖事。」《禮記.聘義》:「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
老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人,年老的男子。如:「鄰家老頭一大早就上公園打太極拳。」
公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公家所造的館舍。《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爺毛了,只得退了堂,將犯人寄監,親自坐轎上公館轅門面稟了撫軍。」
呈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給、奉上。如:「他呈上公文,並且向長官作簡要的報告。」
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人。《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一切調上公以下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錢三千六百。」也稱為「一口子」、「一口兒」。
為法自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之一。由於商鞅執法非常嚴苛,得罪許多王親貴戚。孝公死後,惠公即位。惠公原本就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再加上公子虔等人對商鞅懷恨在心,密告他有謀反意圖,於是派遣官吏全力捉拿他到案。商鞅潛逃到函谷關時,想要到旅舍投宿,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這是商鞅制定的法令,讓身分不明的人留宿旅舍,被查到了會遭到牽連而受罰。」拒絕讓他留宿。商鞅嘆氣說:「唉!自己訂立的法規,竟然把自己害到這種地步!」後來「作法自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作自受。出現「作法自斃」的書證如:《聊齋志異.卷四.余德》:「余笑起,飛一巨觥;酒方引滿,蝶亦颺去。頃之,鼓又作,兩蝶飛集余冠。余笑云:『作法自斃矣。』亦引二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