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州南部,魯肅將萬餘人馬於益陽牽制關羽,劉備從益州帶兵回援。時關羽號稱有三萬人馬,自選五千精銳準備從上游渡河,吳將甘寧率領一千人前往駐守,關羽得知後就沒有過河,在河對岸扎營,這個地方後來稱為“關羽瀨”。此時,曹操進取漢中的張魯,劉備便迅速和孫權修和,協議平分荊州,但雙方關係已趨惡化。孫權方仇視劉備、關羽君臣。 威震華夏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同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將於禁援救,時大雨令漢水暴漲,於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將士紛紛往高處避水,而關羽則乘勢坐大船進行攻擊,史稱「水淹七軍」...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顧炎武〈形勢論〉:「夫取天下者,必居天下之上游,而後可以制人;英雄無用武之地則事不集。」
沼澤生態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因為沼澤地含有豐富的無機鹽、有機養分,加上水份和陽光都非常充足,很適合植物的生長。當溪水或河水由上游挾帶的泥砂,經由長時間的堆積,而形成淤泥很深的沼澤地。(註1)3. 沼澤是地球上高生產量的地區之一,因為生產在該區的生物很少消費該區的植物。所以當一年生草本植物死之後,腐爛的有機質被潮水帶入海岸,成為沿海魚、蝦、貝類得食物,所以沼澤地區的生物量會影響到沿海的漁獲量。沼澤生態系常見的動物如彈塗魚、沙蟹、螺類、水鳥等。但因為人口的增加,不少沼澤地區都被開發成住宅區和工業用地,這對沼澤生態和鄰近的水域都有極大的破壞影響。(註...
廖輝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女人也在變。在社會的逆流中,有些女人無法擺脫命運的操弄,承受不幸;另外,也有不少女人,仍不斷力爭上游,仍不斷將自己向前推進,創造新生命。廖輝英女士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有銳利的眼光,有冷靜的思考力,更重要的,有一支生動靈活而且精準的筆。她由一短篇出發,將寫作題材不斷擴充,不斷深掘,將近幾十年來,在急激變化中的台灣社會,以及處於這個時代的形形色色的台灣女性,一一刻畫出來,創造出充實的台灣文學資產。 參考資料九歌文學網http://www.chiuko.com.tw/author.php?au=detail&auth...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吹蕭條兮駕龍車。  世淫濁兮不可降,胡不來兮玉斧家。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  眾仙母,羽蓋隨雲起。上游玄極杳冥中,  下看東海一杯水。海畔種桃經幾時,千年開花千年子。  玉顏眇眇何處尋,世上茫茫人自死。 馬明生遇神女歌  學仙貴功亦貴精,神女變化感馬生。石壁千尋啟雙檢,  中有玉堂鋪玉簟。立之一隅不與言,玉體安隱三日眠。  馬生一立心轉堅,知其丹白蒙哀憐。安期先生來起居,  請示金鐺玉佩天皇書。神女呵責不合見,  仙子謝過手足戰。大瓜玄棗冷如冰,海上摘來朝霞凝。  賜仙複坐對食訖,頷之使去隨煙升。乃言馬生合不死,  少...
鄙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卑賤、低微。如:「他雖出身鄙陋,卻懂得力爭上游。」
文化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觀點的人對攻擊衝動的抑制力較弱,傾向於及時行樂,而忽視未來,對教育成就及職業成就的期望低,沒有力爭上游或望子成龍的心理。這些都不利於兒童的文化成就。   不論是文化不利或貧乏,其理論共同點在於承認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子女具有文化缺陷,不利於他們在學校或學校之後的社會中的發展與成就。不過一九七○年代以後,這種理論開始受到嚴厲批判。其一便是華倫坦(Charles Valentine)等人所主張的文化差異理論(cultural difference theory),不認為貧困家庭子女有文化缺陷(deficit culture)...
意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法、念頭。[例]老師的善意關懷,引發了他力爭上游的意念。
全軍覆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劉裕:西元356∼422,字德輿,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為晉將,討桓玄之亂。又曾敉平長江上游割據勢力,統一江南;並兩次北伐,滅南燕、後秦。晉恭帝時篡晉,改國號宋,史稱「劉宋」。 (2) 關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東至函谷關,南至武關,西至散關,北至蕭關,位於四關之中,故名。〔參考資料〕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一二一.宋紀三.文帝元嘉六年》
尼羅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源於東非高原,上游的白尼羅河與藍尼羅河在蘇丹喀土木會流,成為尼羅河主流。流域範圍遍及蒲隆地、坦尚尼亞、盧安達、烏干達、薩伊、肯亞、衣索比亞、蘇丹、埃及等國,下游在埃及開羅附近進入尼羅河三角洲,注入地中海。全長約六千七百公里,為世界最長的河流。在亞斯文高壩興建前,河水每年定期氾濫,為沿岸地區帶來肥沃土壤。河川中下游沿岸地區是世界古文明發祥地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