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回拒、不接受。如:「拒絕」、「謝絕」。
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說什麼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 補充相似詞:風行草偃、上樑不正下樑歪 實例自從老闆以身作則戒酒後,全體員工「上行下效」,從此再也沒有人喝酒了。 參考資料(1)馬玲華 著「成語選粹」,p.40-41,幼獅文化事業公司(2)世一標準字典編輯委員會,「成語大辭典(上)」,p.60,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不成功的;人民所厭惡的,很少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怒斥他已經老了,懂個什麼?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志成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出現「眾志成城」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七.陪臣諫》:「四海歸仁,眾志成城,天下治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離、不接近。《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居安思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晉悼公說:「您的教訓我豈敢不接受?但是沒有您的話,我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賞賜臣子禮物是國家的常規,不可廢除,您就收下吧!」魏絳也就遵循禮制,收下這些贈禮。後來此處所引的《書經》原文「居安思危」成為一成語,用來指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會隨時出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綠色的草木、山脈。如:「踏青」、「萬年青」、「青黃不接」。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意孤行,自以為是,自矜自是,固執自見,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反義:不恥下問,從善如流,從諫如流,虛懷若谷辨似: 形音辨誤 同 「師心自用」及「剛愎自用」都有不接受他人意見的意思。異 「師心自用」側重於自以為是而固執;「剛愎自用」側重於態度強硬、任性而固執。 師心自用 剛愎自用 辨似例句 ○ ○ 這種事必須集思廣益,不能~,否則失敗的機率會很高。 ○ ㄨ 做學問如果像他這樣~,就很容易陷入自以為是,難窺大道。
一意孤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絕一切請託,按照己意獨立處理公事。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趙禹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有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後多用作貶義詞,指某人不接受勸告,固執己見,獨斷獨行。清.袁枚《隋園詩話》卷三:「蓋一意孤行之士,細行不矜,孔子所謂『觀過知仁』,正此類也。」
若即若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是接近,又像是遠離。形容對人保持一定距離,彼此關係不密切。如:「他對我總是若即若離,使我不太明白他的心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接受。如:「拒絕」、「來者不拒」。《孟子.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