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罷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巫臣:一名屈巫,字子靈,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封於申,亦稱申公巫臣。與子重、子反不睦,後娶夏姬奔晉,二人即滅其族。巫臣乃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伐楚。 (2) 遺:音ㄨㄟˋ,給予。 (3) 讒慝貪惏:邪惡貪婪。慝,音ㄊㄜˋ,邪惡。惏,音ㄌㄢˊ,同「婪」。 (4) 不辜:無罪的人。 (5) 罷:通「疲」,音ㄆ|ˊ。勞乏、困倦。 ◎2《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
憊於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巫臣:一名屈巫,字子靈,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封於申,亦稱申公巫臣。與子重、子反不睦,後娶夏姬奔晉,二人即滅其族。巫臣乃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伐楚。 (2) 遺:音ㄨㄟˋ,給予。 (3) 讒慝貪惏:邪惡貪婪。慝,音ㄊㄜˋ,邪惡。惏,音ㄌㄢˊ,同「婪」。 (4) 不辜:無罪的人。 (5) 罷:通「疲」,音ㄆ|ˊ。勞乏、困倦。 ◎2《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
不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不睦、反目
千載一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
忍不可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爽誅後,入為司隸校尉,凡臨七郡五州,皆有威信。遷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戶。禮與盧毓同郡時輩,而情好不睦。為人雖互有長短,然名位略齊云。嘉平二年薨,諡曰景侯。孫元嗣。 〔注解〕 (1) 禮:孫禮(?∼西元250),字德達,三國魏涿郡容城人。有治績,魏明帝重之。帝臨崩,拜大將軍長史,佐曹爽。為人光明正直,使曹爽行事不便,屢被貶官。曹爽敗後,入為司隸校尉,遷司空,封大利亭侯。卒謚景。 (2) 乖細:違理、瑣碎。 (3) 匡輔:匡正輔助。 (4) 兇兇:騷動不安。 (5) 宣王:指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
魘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鬼神,作法害人的一種妖術。《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後母還千方百計,做下魘魅,要他夫妻不睦。」
千載一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
疲於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巫臣:一名屈巫,字子靈,春秋時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封於申,亦稱申公巫臣。與子重、子反不睦,後娶夏姬奔晉,二人即滅其族。巫臣乃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伐楚。 (2) 遺:音ㄨㄟˋ,給予。 (3) 讒慝貪惏:邪惡貪婪。慝,音ㄊㄜˋ,邪惡。惏,音ㄌㄢˊ,同「婪」。 (4) 不辜:無罪的人。 (5) 罷:通「疲」,音ㄆ|ˊ。勞乏、困倦。 ◎2《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子反與子靈爭夏姬,而雍害其事,子靈奔晉,晉人與之邢,以為謀主,扞禦北狄,通吳於晉,教吳叛楚,教之乘車、射御、驅侵,使其子狐庸為吳行人焉。吳於是伐巢,取駕,克棘,入州來,楚罷於奔命,至今為患,則子靈之為也。
萬世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楚考烈王曾賜給丞相春申君淮北一帶的封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
八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法制中的八種刑法。《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亂民之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黃鍾調起,五音以正,法律馭民,八刑克平,以律為名,取中正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