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中不停的稱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官司完了,同鳳四老爹回到家中,念不絕口的說道:『老爹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再長爹娘,我將何以報你!』」
香火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斷有人燒香參拜。《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民間各處,立起個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誠祈禱,無有不應,至今黔陝之間,香火不絕。」也作「香火不斷」。
鼎沸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喧鬧或聲勢洶湧不斷。《紅樓夢》第一六回:「於是寧榮兩處上下裡外,莫不欣然踴躍,個個面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住口、不離口。《三國演義》第四回:「卓大怒,命牽出剖剮之。孚至死罵不絕口。」《西遊記》第二四回:「指著唐僧,禿前禿後,穢語汙言,不絕口的亂罵。」
香煙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香火鼎盛。《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條街有七八里路,點得像一條銀龍,一夜的亮,香煙不絕,大風也吹不熄。傾城士女都出來燒香看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停止。如:「杜絕」、「滔滔不絕」、「絡繹不絕」。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淮南子.兵略》凡用兵者,必先自廟戰:主孰賢?將孰能?民孰附?國孰治?蓄積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備孰便?故運籌於廟堂之上,而決勝乎千里之外矣。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下》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滔滔不絕,如瀑布流瀉不止。形容能言善辯。《金瓶梅》第三三回:「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是一回。」《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也作「懸河瀉水」。
氤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香氣不絕。南朝梁.沈約〈芳樹〉詩:「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器玩部.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氳透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