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0.52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吟詠。《莊子.列禦寇》:「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至於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公羊》云:「許世子止弒其君。」「曷為加弒?譏子道之不盡也。」其次因言樂正子春之視疾,以明許世子之得罪。尋子春孝道,義感神明,固以方駕曾、閔,連蹤丁、郭。苟事親不逮樂正,便以弒逆加名,斯亦擬失其流,責非其罪。蓋公羊、樂正,俱出孔父門人,思欲更相引重,曲加談述。所以樂正1>行事,無理輒書,致使編次不倫2>,比喻非類,言之可為嗤怪3>也。 〔注解〕 (1) 樂正:樂正子春,春秋人,生卒年不詳。曾子弟子,事親至孝。 (2) 不倫:不合道理,不像樣。 (3) 嗤怪:可笑而奇怪。嗤,音ㄔ,譏笑。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外強中枯注音︰ㄨㄞˋ ㄑ|ㄤˊ ㄓㄨㄥ ㄎㄨ漢語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kū釋義︰猶「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 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三三.再乞致仕劄子.第二劄》:「外若強而中實枯,心欲為而力不逮。」 參考詞語︰外澤中乾注音︰ㄨㄞˋ ㄗㄜˊ ㄓㄨㄥ ㄍㄢ漢語拼音︰wài zé zhōng gān釋義︰猶「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 01.宋.何基〈送王敬巖江東都憲〉詩三首之三:「功夫真處在持操,外澤中乾亦謾勞。獨探聖言求實用,豈同末俗為名高。」 參考詞語︰外腴中乾注音︰ㄨㄞˋ ㄩˊ ㄓㄨㄥ ㄍㄢ漢語拼音︰wài yú zhōng gān釋義︰猶「外強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尺比寸長,但和比尺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比寸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了。語出《楚辭.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比喻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各有所適,各有所取。《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也作「尺短寸長」、「寸長尺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笨。《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湯等宜奉義遵職,愚憧而不逮事。」
含血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卷上》臨安南蕩崇覺空禪師,生緣姑熟,參侍黃龍死心禪師。死心惜其福不逮慧,以無應世為囑,草堂清公送以偈曰:「十年聚首龍峰寺,一悟真空萬境閒。此去隨緣且高隱,莫將名字落人間。」尋棲止天臺,望高叢林,應命崇覺。未幾,院罹回祿,黽勉於土木之役,亦無倦誨接。嘗頌野狐語曰:「含血潠1>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驀地2>喚回,打個筋斗3>。」空之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1) 潠:音ㄒㄩㄣˋ,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等量齊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蒼聳秀,其不甚經意處,亦復老幹枒杈,第無醜枝,斯其所以為涪翁耳。龍山蒼秀,庶幾近似。設令為枒杈,必不逮遠甚。或帶煙月而益韻,託雨露而成潤,意境可以稍變,然而烏可9>等量齊觀也。 〔注解〕 (1) 況周頤:字夔笙,號蕙風,著有《蕙風詞話》一書。書中,他認為填詞重在抒寫性情襟抱,並以沉著渾厚的宋詞為規範,偏重在氣格和意境。書中並評論古人的詞,兼及記事和考証。 (2) 典故或見於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 (3) 元遺山:元好問(西元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三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艷...
留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留心。《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荊軻》:「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留意些,犯不著對幾個明白道理的學生,生出疑忌的意思才是。」
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當代、一個時代。《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數年之間,聚賄千萬,累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兼授右僕射,一時薰灼無比。」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精進。為基督信徒,佛經讀者,有志以佛理補基督教義之不足,用以銓釋人生,建構作品。吾生有涯,而又才力不逮,常引為恨。曾仿佛家四弘誓願作銘以勵天下同文,銘曰:「文心無語誓願通,文路無盡誓願行,文境無上誓願登,文運無常誓願興。」 寫作風格王鼎鈞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另有論述、詩、小說及廣播劇本創作等,觸及面廣闊,而不論何種文體,王鼎鈞都能以豐富的人生閱歷、洗鍊的文字修養,將之運用裕如,並以「良工式古不違時」自我經營,頗耐時潮淘洗。其散文創作運用小說與戲劇的寫作技巧,對於此種文體的混合有首開風氣之功(在台灣而言),並擅用小故事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