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移俗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移風氣,改變習俗。《周書.卷四五.儒林傳.序》:「雖遺風盛業,不逮魏晉之辰,而風移俗變,抑亦近代之美也。」
來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後生、後進、後輩。《論語.子罕》:「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後生可畏,來者難誣。」
瞽言妄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亂說話,輕率行動。《晉書.卷五一.摯虞傳》:「臣生長蓽門,不逮異物,雖有賢才,所未接識,不敢瞽言妄舉。」
密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慎密、機密。《三國志.卷一六.魏書.任蘇杜鄭倉傳.杜畿》:「與聞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懇懇憂此者乎?」唐.李德裕〈謝賜讓官批答狀〉:「承訏俞之命,或慮闕遺,奉密勿之機,實憂不逮。」
含血噀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含血噴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卷上》臨安南蕩崇覺空禪師,生緣姑熟,參侍黃龍死心禪師。死心惜其福不逮慧,以無應世為囑,草堂清公送以偈曰:「十年聚首龍峰寺,一悟真空萬境閒。此去隨緣且高隱,莫將名字落人間。」尋棲止天臺,望高叢林,應命崇覺。未幾,院罹回祿,黽勉於土木之役,亦無倦誨接。嘗頌野狐語曰:「含血潠1>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驀地2>喚回,打個筋斗3>。」空之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
遺簪墜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著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捉摸。《朱子全書.卷五四.道統三》:「故他門人敏底,祇學得他說話,若資質不逮,依舊無著摸。」也作「著莫」。
含血潠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含血噴人」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釋曉瑩《羅湖野錄.卷上》臨安南蕩崇覺空禪師,生緣姑熟,參侍黃龍死心禪師。死心惜其福不逮慧,以無應世為囑,草堂清公送以偈曰:「十年聚首龍峰寺,一悟真空萬境閒。此去隨緣且高隱,莫將名字落人間。」尋棲止天臺,望高叢林,應命崇覺。未幾,院罹回祿,黽勉於土木之役,亦無倦誨接。嘗頌野狐語曰:「含血潠1>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驀地2>喚回,打個筋斗3>。」空之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
引經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三六.將作少監黃艾右正言》:「爾其振厲風采,別白是非,引經據古,以佐朕之不逮。」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序》:「緬昔作者,如王仲任、應仲遠,引經據古,博辨宏通。」 
弼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過失。《晉書.卷三.武帝紀》:「然保氏特以諫諍為職,今之侍中、常侍實處此位。擇其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於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