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9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他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別,相送十里。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又回到了長安。大和...
用舍行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不強求富貴名利的處世態度。參見「用行舍藏」條。「舍」文獻異文作「捨」。宋.蘇軾〈賀歐陽仕少師致啟〉:「是以用捨行藏,仲尼獨許於顏子。」
張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不止於此。她其後的作品在內容和技巧上都不斷發展和突破,從描寫生活瑣事,漸漸轉變為抒寫家國情懷及社會世態,融入哲理,不斷開拓。詩人兼散文家余光中曾在《你還沒有愛過》一書的序中譽之為「亦秀亦豪的健筆」。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反映了清統治者及其士大夫腐爛奢侈生活的一個側面。《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通過一個地方的盛衰變遷和世態風習,不僅反映了所謂乾嘉盛世士流社會的庸俗面貌和醉生夢死的精神狀態,而且指出其“初秋”氣象,暗示一個歷史時代的衰落變化。《病梅館記》,則通過植梅的生活瑣事,反映了作者在專制主義的壓抑和束縛之下,反對士流社會的矯揉造作,渴望人格的自由,精神解放的思想。龔自珍的散文和詩一樣,無論寫什麼題材,總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從政治、社會的高度看問題,因而一般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而表現的方法和形式也非常特殊。或直率,或奇詭,散行中有駢偶,...
羅雀門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目染耳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炎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情的冷暖。[例]世態炎涼
人生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對生活所抱持的見解及處世態度。[例]輔導員耐心為青少年解決各種困難,協助他們建立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世態炎涼,人情勢利,攀貴而疏貧。《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見你這般時勢,那個朋友肯將銀子與你結會?」《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而今我這般光景,走到他們家去,他就不嫌我,我自己也覺得可厭。」
冷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冷靜、客觀的眼光。[例]遭逢公司倒閉的巨變後,他冷眼看盡世態炎涼,人生觀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