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清楚。《書經.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也作「便章」、「辨章」、「辯章」。
金科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容藏書的豐富。 (3) 胤:承繼,接續。 (4) 殷、周:殷,指殷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 (5) 紹:繼承。 (6) 唐、虞:唐,傳說中帝堯的時代。虞,指虞舜,因建國於虞,故稱之。 (7) 懿律:美好的法令。 (8) 嘉量:周代量器名。 (9)...
玉律金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煥炳照曜,靡不宣臻9>。式軨軒旂旗以示之,揚和鸞肆夏以節之,施黼黻袞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終以尊之,親九族淑賢以穆之。 〔注解〕 (1) 祕府:宮廷保藏圖書祕記的地方。 (2) 書林:形容藏書的豐富。 (3) 胤:承繼,接續。 (4) 殷、周:殷,指殷商,朝代名,約當西元前十六世紀至前十一世紀,為商湯滅夏後所建立的國家,傳至紂,被周武王所滅。周,朝代名(西元前1122∼256),周武王滅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 (5) 紹:繼承。 (6) 唐、虞:唐,傳說中帝堯的時代。虞,指虞舜,因建國於虞,故稱之。 (7) 懿律:美好的法令。 (8) 嘉量:周代量器名。 (9)...
光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輝照耀。《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光華沼沚,榮耀中谷。」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拜守宰者,印組光華,車騎輝赫,榮兼九族,取貴一時。」
通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
達權知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
伊能嘉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調查。調查成果集結成《台灣番人事情》,是臺灣最早的全島民族誌,臺灣原住民族也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分為九族。(註2)除了調查原住民以外,伊能嘉矩也開始對漢人歷史產生興趣,明治39年(1906)再度受總督府之命,編纂《理番誌稿》。兩年後因故回到日本,但仍持續進行臺灣研究,並且熱衷於故鄉的歷史與民俗研究。明治42年(1909),伊能嘉矩完成《大日本地名辭書序編─台灣篇》;大正11年(1922)總督府設立「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聘請伊能嘉矩撰寫清代臺灣歷史,這就是後來對臺灣史研究影響重大的《台灣文化志》。(註1,2)大正1...
應權通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醜正,寔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1>,受國厚恩,荷任2>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3>高位以重罪謗。群寮4>見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5>,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成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6>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
惇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長幼親疏之序,互相親厚。《書經.皋陶謨》:「慎厥身修,思永。惇敘九族,庶明勵翼,爾可遠,在茲。」也作「敦序」。
三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商、周三朝。《禮記.表記》:「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明.陳繼儒《李公子傳》:「已命更席,則陶觴瓦鼎,無非三代物,最近者亦秦漢銅器。」也稱為「三后」。
2.稱祖至孫三輩。如:「三代同堂」。唐.王維〈李陵詠〉:「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也稱為「三輩子」。
3.曾祖、祖父、父的總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