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1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放牛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書經.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比喻休兵不戰,一片太平氣象。清.侯方域〈贈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時,二百年之間,放牛歸馬,天下習之,士非登甲科不貴。」
干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盾和羽翳,皆供樂舞時用。羽為文舞,干為武舞。《書經.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干兩階,七旬有苗格。」宋.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詞:「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懷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柔遠方之人。宋.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詞:「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智勇兼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智慧與勇氣兩者兼備。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三齣:「我一向頗有窺西京之意,叵耐楊素那老兒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休兵,未遂所願。」《隋唐演義》第三七回:「若得似二位兄長這樣智勇兼全的出來,倡義領眾,四方之人,自然聞風響應。」也作「智勇雙全」。
攻難守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之禍也。今七敗之禍未復,而欲以罷趙攻強燕,是使弱趙為強秦之所以攻,而使強燕為弱趙之所以守。而強秦以休兵承趙之敝,此乃強吳之所以亡,而弱越之所以霸。故臣未見燕之可攻也。」戰國時 長平之役慘敗後的趙國 想通過掠奪燕國國土 來彌補損失。趙國相國平原君就此問題 向大將馮忌徵求意見。馮忌說秦國憑藉七戰七勝的軍威 在長平之戰後 乘勝圍攻邯鄲城 而我們只靠散兵敗卒堅守秦軍不僅沒有攻破反而消磨了銳氣。這是什麼緣故?就是由於攻起來難而守起來易。馮忌進而分析說趙國既沒有屢戰屢勝之威風 而燕國也沒有遭受像長平之戰那樣巨大的傷損拿我們疲憊不堪...
罷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休兵
投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兵,放下武器。《文選.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枹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三國志.卷四四.蜀書.姜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解甲休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卸下盔甲讓士兵休息。比喻休戰、不再戰鬥。漢.張昶〈西嶽華山堂闕碑銘〉:「遂解甲休士,陣而不戰。」也作「解甲休兵」。
按甲寢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下鎧甲和兵器,停止作戰。漢.傅幹〈諫曹公南征〉:「愚以為可且按甲寢兵,息軍養士。」也作「按甲休兵」。
橫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橫恣肆。《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武安又盛毀灌夫所為橫恣,罪逆不道。」《新唐書.卷八七.蕭銑傳》:「諸將擅兵橫恣,銑恐寖不制,乃陽議休兵營農,以黜其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