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路與陸路。《文選.左思.蜀都賦》:「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陸並進,圍住吳城。」
營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營。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今日元帥巡綽邊境去了,著某看守著營寨。」《三國演義》第七回:「堅軍登岸,程普、黃蓋分兵兩路,直取黃祖營寨。」
斷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食斷絕。《三國演義》第二回:「朱儁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儁不許。」
築室反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築房舍,分田耕種。形容長久駐紮,無離去的意思。《左傳.宣公十五年》:「楚師將去宋,……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晉.杜預.注:「築室於宋,分兵歸田,示無去志。」《三國志.卷七.魏書.臧洪傳》:「況僕據金城之固,驅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為一年之資,匡困補乏,以悅天下,何圖築室反耕哉!」
賞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賞所定的報酬數。《陳書.卷三五.陳寶應傳》:「其餘立功立事,已具賞格。」《南史.卷一○.陳後主本紀》:「重立賞格,分兵鎮守要害。」
水陸並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路與陸路同時進攻。《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陸並進,圍住吳城。」
鎮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安定並撫恤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君是以鎮撫其民。詩曰:『人之云亡,心之憂矣。』」《三國演義》第六五回:「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鎮撫,並皆平定。」
養威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養威力,蓄積銳氣。《隋唐演義》第五八回:「如今只宜分兵困住洛陽,殿下自領精銳,速據成皋,養威蓄銳,以逸待勞,出奇計一鼓而即可破建德。」也作「蓄銳養威」、「養銳蓄威」。
壕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壕、壕溝。《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晉王命李嗣昭、周德威分兵做二道,填卻壕塹,焚燒營寨,鼓譟而入。」
得失相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弊各占一半。《三國志.卷六○.吳書.全琮傳》:「夫乘危徼倖,舉不百全者,非國家大體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豈可謂全哉?」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