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刻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印章。《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刻印不及,以錐畫之,全不成體統。」
|
滑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礦物名,成分為含水的鎂質矽酸鹽。呈葉狀、粒狀或塊狀。質地軟,純淨者呈白、灰、淡綠色,有珍珠光澤。因有潤滑感,可製成爽身粉、面粉等潤滑劑,也可以做成石筆與印章材料。
|
繆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摹刻印章用的篆書。因筆畫屈曲纏繞,故稱為「繆篆」。王莽時官定為六書之一,相當於秦八體書中的摹印。
|
水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有良好結晶外形的石英,成分為氧化矽,無色透明者可製眼鏡、印章及透光鏡等物,有色者可作飾品用。
|
六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王莽時的六種字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漢書.卷三○.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也稱為「六書」。
|
圖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章。如:「請帶圖章來領款。」
|
螭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螭獸頭部形貌的雕刻,通常刻於鐘鼎、彞器、印章、碑首、石階、石柱等處,作為裝飾之用。《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閤,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
|
圖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銅質的方形印章。清代官府頒授給領隊大臣及八旗佐領等官使用。由禮部鑄印局按一定的規制鑄造,後來民間的書籍帳冊也使用圖記,但不拘形式,也不一定以銅為質地。
|
打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蓋印章。《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革官銀匠》:「其三,侵剋、打印,雖小錠亦要戳錢。」
|
人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為了逃避法律責任或某些責任義務所設置的代理人。如:「小心保管自己的印章和身分證,免得被拿去登記,當人頭。」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