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出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情勢、環境所逼而離開原來所居之地。《墨子.親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國而霸諸侯。」《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叩辭吾母,走告青君,行將出走深山,求赤松子於世外矣。」
大廈將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的房屋即將倒塌。比喻情勢危急,即將崩潰、瓦解。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齣:「我一身去國常回顧,若使齊事了便歸鄉土,只怕大廈將傾,一木怎扶!」
空谷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吾君說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藋1>柱2>乎鼪鼬之逕3>,踉位其空4>,聞人足音跫然5>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6>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注解〕 (1) 藜藋:音ㄌ|ˊ ㄉ|ㄠˋ,野草。 (2) 柱:塞。 (3) 鼪鼬之逕:黃鼠狼行走的路逕。鼪鼬,音ㄕㄥ |ㄡˋ,黃鼠狼。 (4) 踉位其空:久處空曠無人的地方。踉,音ㄌ|ㄤˊ。 (5) 跫然:走路時的腳步聲。跫,音ㄑ...
不繫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飄泊不定。《莊子.列禦寇》:「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唐.李白〈寄崔侍御〉詩:「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繫舟。」
勞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過去國小教學科目之一。教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常見的物品,改造美化,以培養學生設計、創造能力,養成勤儉的美德。今已併入「美勞」課程中。
本土化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與批判,藉以建構具有符合本國的知識體系與理論架構,這股力量引起社會科學研究本土化的興起,另一則是過去國內中小學教科書過於強調愛國、倫理、大中國為取向,嚴重忽略台灣本土文學、歷史和地理的介紹,導致學生對於台灣地區的瞭解不足,引起學界和政界人士反彈。前者自1980年代起就開始倡導,是開啟本土化研究的先鋒,但其訴求仍以學術研究方面為主,其本土化不是以台灣為主體,因此對於本土化教育的影響有限。後者則是在政府解嚴後逐漸興起,鼓吹去除「大中國化」教育思想,建立具有台灣主體性的教育,因此在1990年代以後中小學教科書開始加重台灣鄉土...
心怡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曠神怡」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引)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慨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1>,波瀾不驚,上下天光2>,一碧萬頃3>,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4>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5>,靜影沈璧6>,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7>神怡8>,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
跫然足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吾君說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藋1>柱2>乎鼪鼬之逕3>,踉位其空4>,聞人足音跫然5>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6>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注解〕 (1) 藜藋:音ㄌ|ˊ ㄉ|ㄠˋ,野草。 (2) 柱:塞。 (3) 鼪鼬之逕:黃鼠狼行走的路逕。鼪鼬,音ㄕㄥ |ㄡˋ,黃鼠狼。 (4) 踉位其空:久處空曠無人的地方。踉,音ㄌ|ㄤˊ。 (5) 跫然:走路時的腳步聲。跫,音ㄑ...
鋒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銳不可當」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李左車1>說成安君2>曰:「聞漢將韓信3>涉西河4>,虜魏王5>,禽6>夏說7>,新喋血8>閼與,今乃輔以張耳9>,議欲下趙10>,此乘勝而去國遠鬥,其鋒不可當。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11>,樵蘇後爨,師不宿飽12>。今井陘13>之道,車不得方軌14>,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後。願足下15>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閒道16>絕其輜重17>;足下深溝高壘18>,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
滿臉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滿面春風」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陳與義〈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詩(據《宋詩鈔.簡齋詩鈔》引)紗巾竹杖過荒陂1>,滿面春風二月時。世事紛紛人易老,春陰漠漠絮飛遲。士衡去國三間屋,子美登臺七字詩。草遶天西青不盡,故園歸計入支頤。 〔注解〕 (1) 荒陂:荒涼的山坡。陂,音ㄆ|ˊ,山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