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21.235 ms
共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列傳》:「(魏)徵見長史鄭頲曰:『若浚池峭壘,曠日持久,賊糧盡且去,我追擊之,取勝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語耳!』」 參考詞語︰書生常談注音︰ㄕㄨ ㄕㄥ ㄔㄤˊ ㄊㄢˊ漢語拼音︰shū shēng cháng tán釋義︰猶「老生常談」。見「老生常談」條。
01.宋.陸九淵〈與宋漕書〉:「『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殆不可謂書生常談而忽之也。」
|
折衝樽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衝,拒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樽俎,古時盛裝酒肉的器皿。折衝樽俎指在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唐.李翰〈淮南節度行軍司馬廳壁記〉:「彼善師不陣,未戰先勝,卻軍於談笑之際,折衝於樽俎之閒,今古一時也。」《孽海花》第六回:「總算沒有另外賠款割地,已經是他折衝樽俎的大功,國人應該紀念不忘的了!」
|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莊王聽到申舟被殺的消息,氣得立即發兵攻打宋國,將宋國的都城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軍還是沒有取勝。第二年春天,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求援。晉景公召集大臣商議,準備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勸阻說:「宋國發生危難,基於道義,我們是應該答應出兵相救。但古人曾說:『馬鞭雖長,但也無法打到馬腹。』目前楚國正受到上天保佑,是國勢最盛的時候,晉國雖然強大,能違反天意嗎?俗話說:『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目前暫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以後再說吧!」晉景公聽了伯宗這一段話後,於是停止發兵。後來「鞭長...
|
旗開得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開戰就取得勝利。比喻事情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元.李文蔚《蔣神靈應.楔子》:「顯威靈神兵扶助,施謀略旗開得勝。」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九齣:「今本朝有一名將官姓岳名飛,見今統領大軍,要收河北之地,近日邊上報來,道真個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也作「旗開取勝」。
|
出奇制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奇兵或用奇計制敵而獲勝。語本《孫子.勢》:「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唐.陸贄〈論替換李楚琳狀〉:「況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後泛指用奇特、創新的方法取勝。《老殘遊記》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制勝處,於是奔走江湖。」
|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了,沒什麼好怕的。」司馬侯說:「您這樣想是很危險的。自古以來,想倚仗險要地勢、戰馬,和鄰國的災難來取勝,是三件危險的事。古代的聖王都是以盡力修養德行和上天交通,沒聽說他們會專門依恃險要的地勢與戰馬的。而鄰國的災難,也是不可猜測的。也許因為國家多難,反而使國防更為鞏固,疆土更為擴大;也許因為國家無難,反而招致滅亡,失掉疆土。所以鄰國是否有難,您一定不可任意猜測。」晉平公聽了,便答應了楚王的要求。後來「多難興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國家多難,則上下團結奮發,促使邦國更加興盛。
|
得寸進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採『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穩當當地為大王您所擁有,就能逐漸統一天下了。若捨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後,便採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度遷都,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
|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中融入禪意,把參悟禪理與欣賞自然很好地結合起來。這首詩順應自然,尋求與自然默契的勝境,純以寫所用心取勝,人的行止,景的生滅,都沒有滯礙。「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寫景又不泥於景,無處不可適意,偶遇林叟,隨便談笑,竟不覺該有個回去的時候了,達到物我兩忘、色相俱空的境界。《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這首詩通過對話的形式,表現了友矢志歸山、作者設酒饌別的場景。詩句看似平淡,但細細品味,其中包含了無限深意。「君言不得意」,既是朋友歸山的原因,其中也有作者的感慨。當此之時...
|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5>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